2019-06-17 11:1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2004年4月至2015年7月,邵健管理嘉實增長基金超過11年,任職回報率為768.11%,任職年化回報率為21.16%。在此期間,嘉實增長基金在中國開放式基金中長期保持總回報率前2名、標準混合型基金總回報率第1名的好成績。
提到公募基金圈的大師級人物,邵健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存在。盡管目前不再管理公募產品,而是專注于高端專戶產品的投資管理工作,但市場上依然流傳著關于他的傳說。
在擔任嘉實增長基金經理長達11年多的操盤生涯中,邵健創造了國內公募基金行業任職期間管理單只基金年限最長的紀錄,并在2015年初使嘉實增長復權凈值突破10元,成為中國公募基金歷史上第二只復權凈值破10元的開放式基金。
Wind數據顯示,從2004年4月至2015年7月,邵健管理嘉實增長基金超過11年,任職回報率為768.11%,任職年化回報率為21.16%。在此期間,嘉實增長基金在中國開放式基金中長期保持總回報率前2名、標準混合型基金總回報率第1名的好成績。11年內,邵健也屢獲權威機構認可,成為基金業“奧斯卡”金牛獎獲獎最多的股票基金經理,9次榮獲金牛獎,并于2018年榮獲“15周年金牛杰出基金經理”、中國基金報“20年最佳基金經理”。
三方合力成就基業長紅
作為成長投資的殿堂級人物,邵健在長期實戰中練就了自己的成功秘訣:首先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被眼前的起伏干擾,“很多偉大的投資機會,只有看得很遠才能發現”;其次,要有一整套很好的工具和體系,才能透過迷霧和眾說紛紜的觀點,找到未來好的投資方向和標的;最后,要有堅強的意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回首操盤嘉實增長期間,邵健憑借對成長股的深度發掘和前瞻研究能力而在業內聞名,先后挖掘出消費、醫藥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諸多10倍龍頭股,成就了嘉實增長的超10倍回報。在邵健看來,嘉實增長的基業長青,第一歸功于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提供了諸多偉大的投資標的;第二是堅持一貫的原則去高標準選擇高成長企業,并有一整套體系、方法去尋找和實現這些目標;第三是團隊合作。
與時俱進的成長投資
在傳統上,成長投資主要是側重于“尋找未來空間較大、盈利增長較快,動態投資價值顯著的證券”的投資方法,這種方法對靜態盈利水平和短期估值高低并不是特別關注,并且以持有多頭為主。但在進行高端專戶管理后,為了在獲得較高長期收益的同時,更好地控制組合的波動性,邵健對其成長投資方法論也作了進一步優化,一方面,他的投資框架中兼顧動靜態估值,另一方面,他在運用高成長方法論進行組合管理過程中引入了部分對沖,從過去幾年在波動較大的市場中的運作結果來看,這一方法論繼續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邵健分析指出,十幾年前中國許多行業都處于早期成長階段,很多領域發展空間巨大。部分企業在十幾年里盈利可以增長了20倍甚至100倍以上,那時如果過多看重靜態估值可能錯失巨大的投資機會。但隨著中國經濟總量達到相當規模,一些產業發展到特定階段,雖然仍然存在較多成長空間巨大的企業,但相比之前會略有減少,這一情況下,相當部分個股需要兼顧動靜態估值。“不過,雖然將靜態估值納入考慮,但我關心最多的永遠是動態估值。”他總結道。
投資成長≠成長投資
關于前兩年一些投資者認為成長投資在A股市場所面臨的挑戰,邵健認為,很大程度上是投資者把成長投資和投資成長給混淆了。成長投資所選擇的應當是空間巨大、競爭力強、成長持續性較好,動態估值極低或較低的少數優質成長企業。
而市場上所說的遇到挑戰的成長投資,絕大多數只是投資成長。因為投資人在購買很多成長企業時,多數只看到了幾年的成長,但相關標的不符合空間巨大、競爭力強、成長持續性較好,動態估值極低的標準,所以這種股票購買談不上投資,也更談不上成長投資。如果堅持成長投資的標準,還是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去把握,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的。
樂觀看待未來十年的成長投資機遇
展望后市,邵健認為,可以比較樂觀地看待未來十年的成長投資機遇。
在他看來,即使未來十年經濟回落到5個點左右,甚至更低一點的增速,中國依然是全球體量最大、增長最快、最有活力的經濟體之一,依然會孕育出許多5倍、10倍以上空間的細分領域,孕育出大量5倍、10倍、甚至數十倍增長的公司,無論是消費、服務、TMT、生物醫藥還是高端制造,其中都會產生很好的投資機會。而這些方面的優秀公司很多只有十多倍到二十多倍的估值。
在投資的世界中,失望之冬,也常常是希望之春。當多數投資者情緒相對低迷,而市場總體估值較低時,往往是精選投資優質成長企業、進行中長期戰略性投資的極佳時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