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09:1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萬科凈利337.7億元同比增兩成 郁亮稱收斂聚焦非砍樹是修枝剪葉
萬科凈利337.7億元同比增兩成 郁亮稱收斂聚焦非砍樹是修枝剪葉
編者按:對于今年國內房價走勢,列位看官們的觀點分歧想必更甚于往年,不過看看這些房地產公司的財報數據,或許你對今年國內的房地產走勢會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本報記者 王 崢 見習記者 王小康
“萬科是危機感驅動的公司,‘活下去’是對我們自己說的。而收斂聚焦是階段性的總結和調整,這不是砍樹,是修枝剪葉。萬科收斂聚焦、鞏固基本盤的本意,是我們先求根基的穩固,把事情做對,勤練內功,為客戶提供愿意買單的好產品好服務,為未來的發展贏得更加堅實的基礎。”針對近期外界對萬科轉型之路的一些疑問,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公司2018年業績會上這樣表示。
而從實際情況上看,在去年內部會議上喊出“活下去”的萬科,相比大多數同行都“活得更好”。
年報顯示,2018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2976.8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7.7億元,同比增長20.4%;實現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14.5%;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占有率進一步上升至4.05%;連續第三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332位。
此外,郁亮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萬科最大的對手是我們自己,我們不一定每一年、每一次都要成為冠軍,但最終要成為這個時代的總冠軍。”
做好基本盤才能更好轉型
對于萬科在去年年中提出的“收斂聚焦·鞏固提升基本盤”,郁亮認為,基本盤提供了一個公司夠轉型發展,包括資金、利潤等所有的東西。因此他表示,2019年,萬科將圍繞每個業務的基本盤,把各項業務都做得更好。
據介紹,目前,萬科的各個業務線條,都明確了各自的基本盤,其中四大區域明確以開發業務為基本盤,圍繞客戶真實需求打造客戶愿意買單的好產品。物業服務方面以住區物業服務為基本盤,保證充足的資源投入。租賃住宅方面,以已獲取項目為基本盤,提升開業效率和經營質量。商業、物流方面則均以現有項目為基本盤,提升運營表現,完善布局。冰雪度假方面則是構建山地和滑雪度假場景,以及有競爭力的冰雪度假服務體系。
“我們要先求得根基的穩固,才能更好地開枝散葉;先在最基本的業務上深化對商業邏輯的理解、練好經營管理的內功,才能為轉型奠定更堅實的基礎。”郁亮強調,“收斂聚焦不是只做開發、把別的全砍掉。萬科轉型,不能簡單等同于多元化,我們是跟城市同步發展,與客戶同步發展。做好基本盤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轉型,才能為我們的轉型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這跟不做別的業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而郁亮也曾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每個人、每個公司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做了三年還沒有找到可靠商業模式,靠內部資源增長的業務就要果斷停掉”。
在能力上做到領先、領跑
雖然2018年公司各項業績指標穩健增長,但伴隨“少子化”、“老齡化”的人口形勢,以及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市場單邊快速上漲、行業整體快速擴張的時代已經結束。轉型是所有房企均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對于萬科未來在行業中的競爭力,萬科總裁祝九勝回應到,“我們過往通過對自己的能力定位和戰略定位,對規模的追求和依賴變得不那么嚴重了,我們自己的觀點是,要在能力上做到領先和領跑。所謂領先,我們要能夠先看到客戶的需求變化、市場的變化,能夠先一步找到答案。所謂領跑,就是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贏得更好的口碑。”
祝九勝還以萬科租賃住宅業務為例,介紹了萬科這些年的探索的成果。他表示,萬科從2007年開始探索租賃業務,2008年在廣州有了第一個租賃項目——萬匯樓,為低收入的家庭提供租賃方案,2014年開始大規模探索和布點,經過4年時間,萬科長租公寓業務覆蓋35個主要城市,累計開業超過6萬間,開業6個月以上項目的平均出租率約92%,一年的租金收入接近8億元。“雖然這塊錢很難賺,但是跟客戶的黏性更高了,提升了公司在這個城市的濃度。”祝九勝說。
值得一提的是,“萬村計劃”曾是萬科在2018年宣傳的多元化選項之一,在2018年年報中卻沒有提及。對此,祝九勝介紹,“萬村計劃”是公司在租賃住宅業務當中的一種解決方案,從廣州、深圳開始,以深圳為例,城中村解決了接近1000萬人口的居住問題,目前既有的這塊業務已覆蓋了60個左右的城中村,獲取的房間接近10萬間。他也坦言,“問題比我們一開始想象的要復雜,政府也在關注城中村的這些事情,也很關注我們萬村的業務,我們會謹慎地考慮這個問題,穩妥地推進已獲取的項目,盡快讓它們成為可出租的狀態。”
郁亮也表示,“我們低估了社會的復雜程度,并不是好事就一定能做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