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09:35 | 來源:未知 | 作者:宗旭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業績快報,2018年,公司營業利潤為-121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04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超4億元。
2月24日晚間,驊威文化(4.23 -0.94%,診股)(002502,SZ)發布了2018年業績快報。根據業績快報,2018年,公司營業利潤為-12.1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04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超4億元。
至于虧損原因,則與計提商譽減值有關,這也是影視游戲公司解釋2018年虧損時常用的理由。驊威文化稱,報告期內,公司兩大業務板塊所處的影視行業及網絡游戲行業的政策環境及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相關子公司的經營業績下滑明顯,同時,結合對未來經營情況的分析預測,公司認為相關子公司存在商譽減值跡象,因此需要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導致公司報告期虧損金額較大。
商譽“爆雷”
2018年10月29日,驊威文化發布了2018年三季報,當時,驊威文化對2018年的業績還頗有信心,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1.83億~2.56億元。不過,到2019年1月30日,驊威文化發布了一則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虧損額為11.2億~13.5億元。前后相差懸殊,令投資者大跌眼鏡,公司也因此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對此,驊威文化的解釋是,公司判斷因收購浙江夢幻星生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幻星生園)及深圳市第一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第一波網絡)而形成的商譽存在減值跡象,因此需要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根據驊威文化2018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司對夢幻星生園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預計為6.8億~7.8億元,對第一波網絡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預計為5.2億~5.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驊威文化原主營業務為玩具制造,后徹底拋棄玩具業務,通過收購的方式轉型影視娛樂,主要進行影視劇的投資、拍攝、制作、發行和網絡游戲的研發、發行和運營。這次計提商譽減值的,正是幫助驊威文化完成轉型的兩大“功臣”。
2015年,驊威文化以12億元的價格收購夢幻星生園100%股權。此外,在以5000萬元買入20%股權后,2014年底,驊威文化以超8億元的價格繼續收購了第一波網絡剩下的80%股權,完成轉型。不過原來的“功臣”如今卻成了吞噬利潤的“黑洞”。驊威文化解釋稱,之所以進行商譽減值,是因為2018年主營業務所處的影視行業及網絡游戲行業的政策環境均發生較大變化。
可以看到的是,2018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來,影視行業的監管和規范持續加強,再加上去年初就開始的游戲版號凍結,但不可否認的是,資本過度追逐也導致影視行業內公司估值過高,2018年游戲影視行業成為商譽減值“爆雷”的重災區就是證明。
今年能否“脫胎換骨”
說起驊威文化,2018年最著名的事情應該是其試圖以30億元收購張紀中女兒張語芯控股的東陽曼荼羅。彼時,后者才剛剛成立兩年。在此之前,驊威文化就曾以2億元價格獲取了東陽曼荼羅10%的股權。不過在后來發布的交易預案中,標的公司卻由東陽曼荼羅換成了一家互聯網營銷公司——旭航網絡。驊威文化對此的解釋是,與東陽曼荼羅就部分條款無法達成一致,最終決定終止收購東陽曼荼羅股權。
最終未能成功收購東陽曼荼羅剩余股權似乎耗盡了兩家的緣分,此后,驊威文化還打算徹底從東陽曼荼羅抽身。2019年1月16日,驊威文化發公告宣布,全資子公司夢幻星生園與東陽曼荼羅及交易對手方簽訂了解除投資協議,并收回相關投資款及利息。
與此同時,驊威文化自身迎來巨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郭祥彬將公司的實控權“拱手讓人”。根據郭祥彬及其一致行動人郭群與杭州鼎龍簽訂的協議,郭祥彬及郭群將公司8.76%股份協議轉讓給杭州鼎龍,并將20.31%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杭州鼎龍。隨后,驊威文化管理層也開始大批出走。自去年12月以來,公司董事長郭卓才、董秘兼副總經理劉先知等先后辭職。
公司控制權易手、管理層“大換血”,杭州鼎龍是否能夠將驊威文化從2018年的業績泥潭中拯救出來也未可知。
驊威文化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驊威文化目前的發展仍是和原來的主營業務保持一致,至于接下來驊威文化的業務是否會與杭州鼎龍的業務進行協同,目前還未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驊威文化近日發公告稱,公司股東杭州鼎龍持有公司股份1.18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是13.76%,處于質押狀態的股份為1.18億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3.76%。驊威文化方面稱,這僅是股東的融資行為,不會影響公司經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