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新三板的改革進入密集推進期。
一邊是新三板做市指數創下了歷史新低、定增融資規模縮水,一邊是新三板改革措施頻出,存量制度依次發布,在夯實市場基石的同時,為日后的增量改革埋下了伏筆。多位市場人士認為,一攬子改革措施的出臺,為市場引入增量資金、參與各方規范運作、提高市場流動性奠定了基礎。
市場交投寡淡
改革快馬加鞭
新三板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2018年,新三板市場收縮態勢明顯,掛牌公司總數較年初減少了900多家,不少公司摘牌離場。三板成指下跌25%,成交額銳減六成以上,全年換手率僅5%,市場活躍度已回到2013年的水平,融資完成額也僅為2017年的56%。二級市場成交更加寡淡。
聯訊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彭海認為,受大的宏觀環境和金融穩杠桿的影響,資本市場整體表現均不如人意,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員受到了影響。
為了提振市場信心,促進交投活躍,全國股轉公司近期密集發布了改革措施。在前期完善發行、并購重組、信披規則的基礎上,新三板五大指數出爐;備受關注的股份回購制度落地;涵蓋專業技術服務業、零售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四個行業的信息披露指引發布實施,新三板改革步伐越來越快。
與此同時,三部委明確了新三板非原始股所得暫緩繳納個人所得稅,中國結算新設新三板賬戶標識,新三板交易數據可單獨處理,這些舉措為市場的健康發展清障。
其中,一攬子新三板引領指數系列出臺,為后續研發指數基金及衍生品做鋪墊,間接引入增量資金。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認為,此輪推出的三板引領指數系列共包括創新成指、三板龍頭、三板制造、三板服務和三板醫藥等五只指數,旨在聚焦新三板市場優質民營企業,體現其創新創業的特色,進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場投融資對接功能。創新成指在當前創新層基礎上進行選樣,選樣方法延續了做市指數和三板成指的選樣方法,用成交額和總市值進行選樣,創新成指在優質標的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交易屬性,為后續研發指數基金及衍生品做鋪墊,或有助于間接引入指數產品等增量資金,也為精細化分層打好基礎。
而在股份回購方面,全國股轉公司的新規則可以說解決了困擾市場多年的“痛點”。此前新三板公司只能在兩種定向情況下回購股份,一是對賭業績未達標,二是股權激勵對象離職。對于“穩定股價”的回購并不支持,一些新三板公司面對股價的“跌跌不休”回購意愿很強烈,卻苦于無制度可依,無法回購。此次新規旨在有效滿足掛牌公司回購股份需求,支持、規范股份回購行為,是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市場功能的一項重要舉措。
市場期待增量改革落地
上述改革層面的種種探索,更多的是集中在存量改革方面,市場更期待增量改革的落地。
//s3.pfp.sina.net/ea/ad/11/4/c697783b61cb7c0c76f50c1bd28ecf6d.jpg
證監會劃定的2019年工作任務中,新三板改革是其中之一。全國股轉公司董事長謝庚近期表示,新三板完成了市場初創期的建設任務,目前市場法規體系日益完備,智能化監管日益完善,風險控制能力顯著提升,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全面改革具備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即聚焦提升市場融資能力和流動性水平,進一步完善市場核心功能,讓所有市場參與主體能各得其所,形成生態更加平衡的市場,持續釋放市場積極效應,新三板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市場的精細化分層和更加差異化的制度安排。
彭海預測,改革方案的敲定和細節的公布或將在今年上半年迎來突破,制度紅利有望在2019年內逐步體現。廣證恒生也指出,綜合目前市場的情況及監管層釋放的政策信號,精選層配套政策已具備推出的基礎。而精選層的推出有望激活市場的流動性,修復低估值并將驅動結構性機會。
彭海認為,全國股轉公司近期發布的引領指數系列,為精選層的推出奠定了基礎,新三板引領指數系列的基本思路是:在充分研究新三板市場結構性特征的基礎上,從市場層次、投資者認可度、產業特色、創新能力等方面,聚焦新三板頭部企業,多維度、分批次地推出具有新三板特色的指數。
廣證恒生指出,一旦精選層推出,相關的公募入市、降低投資者門檻等制度建設將首先運用到精選層中,成為破解當前新三板流動性困局的關鍵政策。若精選層政策正式落地,將構筑起新三板行情的基礎。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