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10:0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恢復上市一年半業績再度陷入虧損,ST新梅籌劃“賣殼”置入67億光伏資產。
恢復上市一年半業績再度陷入虧損,ST新梅籌劃“賣殼”置入67億光伏資產。
據了解,上海老牌地產公司ST新梅曾因連續三年虧損而被暫停上市,2017年6月恢復上市。此次ST新梅擬與主營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廣東愛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旭科技”)進行重組,后者將實現借殼上市。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成立不足十年的愛旭科技近兩年來資產規模和業績增長迅猛。2018年標的營收凈利潤分別達到40.84億、3.53億,較2016年增長1.58倍、2.5倍。
同時,交易對手方也作出亮眼的業績承諾,2019年至2021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38億、7.4億、9億元。
擬作價不超67億置入光伏資產
昨日晚間,ST新梅披露資產重組預案。此次交易方案包括重大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兩大部分。
上市公司擬將除保留資產外的全部資產、負債及業務作為置出資產,與愛旭科技的全體股東持有的愛旭科技整體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后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
以2018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本次交易的擬置出資產預估值為5億元,擬置入資產的預估值不高于 67億元。置入和置出資產差額62億元由上市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愛旭科技的全體股東購買。
愛旭科技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目前擁有廣東佛山和浙江義烏兩大生產基地,主要從事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等,擁有業內領先的PERC電池制造技術和生產供應能力,是全球PERC電池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本次交易構成重組上市,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將由原有的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轉型進入太陽能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由新達浦宏變更為陳剛,陳剛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上市公司約42.41%的表決權,將代替朱旭東、李勇軍、王晴華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實控人。
標的凈利3.5億兩年增2.5倍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愛旭科技資產規模迅速擴張。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愛旭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78億、19.78億、40.84億;凈利潤1.01億、1.05億、3.53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885.2萬、9069.46萬、2.56億。兩年內該公司三項業績指標整體增幅分別達到1.58倍、2.5倍、1.87倍。
截至各報告期末,愛旭科技資產總額分別達9.4億、28.33億、43.23億,負債總額分別為6.92億、18.6億、27.8億,凈資產分別為2.49億、9.73億、15.38億。對此,ST新梅在交易預案中披露,本次交易擬置入資產的預估增值主要受公司天津一期和義烏二期項目新增產能投產等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顯示,截至本預案簽署日,義烏二期擬建設項目僅獲得投資備案批復,但尚未取得 土地使用權證書,也未獲得環保、用地、建設許可等相關批復;天津一期擬建設項目已取得投資備案證明、土地使用權證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但尚未獲得環保、建設許可等相關批復。
不過,愛旭科技也作出亮眼的業績承諾,2019年至2021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4.38億、7.4億、9億,三年合計20.78億。
恢復上市一年后再度陷入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原主營房地產的ST新梅曾因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虧損,公司股票在2016年4月8日暫停上市,直至2017年6月6日恢復上市。
而2017年5月,公司控股股東上海新達浦宏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新達浦宏”)作出業績承諾,ST新梅自恢復上市之后3個會計年度(即2017年至2019年)每年扣非后凈利潤均較2016年度實現增長,且3年增長年均不低于2016年度的10%。
2016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ST新梅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億、4592.53萬、2781.78萬,同比增長81.57%、-77.06%、-26.27%;凈利潤1954.76萬、6096.66萬、-766.95萬,同比增長117.39%、211.89%、-111.56%。
因2017年上市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新達浦宏向ST新梅提供了業績承諾補償款244.7萬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由于去年前三季度再次陷入虧損,去年11月,ST新梅通過控股子公司新梅房地產完成新梅大廈部分辦公用房的出售。公告顯示,此次出售房產預計將為2018年度公司增加約3500萬元的凈利潤。
此次對于愛旭科技的重組,也將意味著ST新梅全面實行“去地產化”,正式向光伏行業轉型。
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