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4 12:5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深交所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華邦健康(4890,007,145%)(002004SZ)多位高管頻繁增持公司股份
不過,查閱2018年三季報,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有9位存在股份質押的情況,其中有7位質押比例超過了50%,而這里面就包括進行增持的股東張一卓及王榕。
其中,張一卓為公司實控人張松山之子,其在2018年中報時的持股比例為1.92%,無質押情況,在今年三季度進行增持之后持股比例增加至3.46%,股權質押比例也增加至55.47%。
增持股份之后再進行股權質押,什么情況?這波增持真的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嗎?
這得從交易所的一份關注函說起。
實控人質押八成股份被發關注函,增持為“自救”?
華邦健康第一大股東為西藏匯邦,實際控制人為張松山。以下為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相關股權結構圖:
2016年及2017年,公司股價年度跌幅分別為34.46%及24.4%,而在此期間公司實控人控制的股權處于高比例質押的狀態。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5月23日,張松山已累計質押其直接和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365,483,613股(包括直接持有的115,464,900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87.57%,占公司總股本的17.96%。
對此,交易所于2017年5月25日發出關注函,要求公司進行自查并說明“質押的股份是否存在平倉風險”:
隨后,公司于2017年7月披露了《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公司控股股東西藏匯邦承諾擬在未來十二個月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2000萬元。
不過,這份增持公告似乎并沒有增強市場信心,2017年7月之后公司股價繼續走低。隨后,公司因對外投資存在待核實情況,自2017年12月14日開始停牌,直到2018年3月14日復牌。
2018年7月,公司發布公告,控股股東承諾期內完成增持,合計增持1853.98萬股,參考市值約1.43億元。雖然增持金額大幅高于承諾的最低限額,公司股價卻并未止跌。
緊接著,2018年7月至12月,張一卓、王榕及張海安三位董事或高管開始頻繁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股份參考市值分別約1.84億元、148.4萬元及151.63萬元。
隨著部分質押股份到期,今年下半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股權質押比例有所下降。
根據公告,截止2018年12月14日,控股股東西藏匯邦持有公司股份370,449,804股(占比18.21%),其中8000萬股進行了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150,849,800股進行了質押。控股股東進行約定式購回及質押股份約占其持有股份的62%,通過證券融資比例有所下降,公司實控人張松山截止2018年三季報的質押比例也下降至67.25%。
高質押問題有所緩解,但股價持續走低有更多的緣由。市場的擔憂集中在高額的商譽和業績表現。
36億商譽形成史:多元化下的并購
華邦健康上市之初主要開展醫藥業務,2011年9月,公司以新增股份方式吸收合并穎泰生物,主營業務增加農藥業務。
2015年初,公司提出“大華邦醫療聯盟”戰略,正式布局“大健康產業”,進軍健康醫療產業。通過一系列并購發展為以醫療和醫藥、農化、旅游開發、原料藥研發、生產銷售為主體,攬括投資的集團公司。
以下為根據公司年報整理的公司主要合并范圍變更的情況:
隨著并購公司并表,公司賬面上的商譽明顯增加,由2011年的8.69億元增加至2018年三季報的36.06億。到今年三季報末,商譽余額在公司凈資產中的占比約38.85%,在總資產中的占比約13.4%。
另外,公司2017年對賬面商譽值較小的三家公司計提了商譽減值,合計約793.54萬元。其中,高新化工及博瑞特兩家為全額計提。
近幾年,雖然公司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幾起并購,并表了包括百盛藥業、瑞士生物、玉龍雪山及麗江旅游(5.740, 0.05, 0.88%)等公司。但華邦健康業績在2016年及2017年出現了下滑。
業績低迷,22億非流動負債一年內到期
財報顯示,2016年及2017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0.96%及10.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下滑12.6%及29.13%。
根據2018年三季報,公司營收77.64億元,同比增加27.04%;歸母凈利潤4.78億元,同比增加4.03%。
另一方面,隨著并購項目推進,公司借債規模明顯增加。根據財報,2013年至2017年,公司負債總額由36.35億元增加至了157.93億元,其中,非流動負債(主要為長期借款及應付債券)由3.3億增加至58.1億,短期借款由14.66億增加至55.09億。
隨著負債規模的擴大,公司利息支出增加,由2013年的0.89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5.3億元。2018年三季報,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2.86%。
值得注意的是,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有22億,主要為集中到期的債券。根據wind數據,公司有4只債券即將在2019年到期,到期余額合計19億。
2018年12月8日,公司披露了《公開發行公司債券預案》,公告顯示為拓寬公司融資渠道,進一步優化債務結構、滿足公司生產經營對資金的需求,公司擬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擬發行的公司債券面值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8億元。
公司債券還需經過深交所預審無異議并獲得證監會核準后,面向合格投資者在中國境內公開發行。(YYL)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