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量用戶在微博上控訴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途歌”)1500元的押金無法正常退還。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的多名用戶反映退款申請提交7天后押金并未退回,客服人員的以“財務已經在加緊處理”回復,而有用戶退款時長已達兩個月。
途歌平臺的退款說明顯示,用戶在最后一筆訂單結算成功后20天可申請退還租車押金,在歷次用車中未發生違章、事故、異常用車等行為,押金將于7個工作日退還。
《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途歌目前還拖欠地勤人員墊付的資金以及一些汽車租賃公司的租金,汽車租賃公司正在回收車輛。
12月6日,記者打開途歌APP,圖上顯示北京市區的車輛已不足50輛。深圳、廣州、成都的很多用戶也紛紛對記者表示當地的車越來越少。對于上述情況,記者聯系途歌總部,截至發稿,途歌方面未予回復。
債務纏身
12月3日下午,《中國經營報》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嘉泰國際大廈14層的途歌總部,近兩個小時里有20多名前來退押金的用戶聚集在途歌的辦公區。
用戶馬先生介紹,10月26日他退押金的申請審核通過。這兩天在微博上看到很多人說要到前臺來登記才能退,專門請了假過來退押金。
登記后,對于前臺員工“第二天晚上6時前押金會原路退回到用戶賬戶”的說辭,馬先生等人并不相信,10多位用戶堅持等到晚上6時許,途歌員工才下班離開。馬先生透露,期間途歌的CEO王利峰出面,對大家做出了與前臺員工相同的承諾,此外并無多言。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途歌的部分汽車并非途歌所有。其中的部分車輛很多已經被上游公司收走。
最近鄭州達喀爾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計劃收走200輛車,現在途歌在成都的車還剩近60輛。記者致電鄭州達喀爾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周經理,他介紹公司一共租給途歌200輛車,已經開始在回收。
一位接近成都途歌的人士介紹,成都途歌的車很多是租的。他曾經陪同一位途歌的員工到龍潭寺的4S店租過汽車。北京一名汽車租賃公司的員工李云(化名)透露,途歌租用了他們公司70多輛車,拖欠的費用達100多萬元。
12月5日,記者來到李云所在的公司,汽車租賃處的員工介紹,公司與途歌合作兩年多了,當時新買的奔馳Smart就租給途歌在用,現在還有租金沒給,上個月開始回收車,目前已經回收近40輛。
李云說,12月4日,他去途歌商量回收車輛的時候,還碰到了北京巴士汽車租賃有限責任公司前來洽談收車的員工。12月6日,記者來到該公司門店,負責接待的員工表示雙方確實存在業務糾紛,途歌欠了租金,但具體情況他并未多說。
李云所在公司汽車租賃處的員工還表示,途歌也有一部分車是自購的。這一說法得到了北京一位途歌在職地勤人員劉陽(化名)的證實。他稱途歌資產部有自己的車,還有一部分是合作租賃的。
在朝陽區王四營鄉的北京翼翔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兩位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途歌的MINI的確與這邊有采購合作,途歌從4S店采購后再進行投放。業務合作的具體情況他們并不清楚,但現在應該沒有合作了。
在走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途歌此前還存在拖欠部分停車場停車費的情況。
12月6日早上,李云給記者發來一張照片,照片里一個紙袋子里裝了一沓現金。他稱自己現在要去收公司租給途歌的車,這些現金是準備墊繳停車費的。他說昨天去收車的時候繳清了許多拖欠的停車費,最多的一單是動物園一個停車場,費用逾兩萬元。在他發給記者的一張車輛進出查詢圖里,有一輛車停車時長為3個多月,停車費達2815元。
記者隨機來到潘家園華海酒店一處途歌的停車網點,停車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表示,這里途歌有3個停車位,每輛車每月400元,途歌是按月結算,一旦不交停車費就不能停車了,不過目前沒有拖欠停車費的情況,他稱現在該停車網點用車的人還是很多。
拖欠地勤墊付金
上述接近成都途歌的人士介紹,成都途歌的地勤人員之前有近百名,現在還剩近20多名。
劉陽介紹,北京這邊地勤主要是負責交停車費和加油費,然后把車開到指定的網點。如果不墊付停車費車開不出來,車不加油就不算單量,而地勤的工資和工作量是掛鉤的,所以他們必須墊付資金。
劉陽透露現在北京已經有三周沒有報銷墊付金了,現在北京途歌拖欠地勤將近30萬元。他稱,雖然每月15日6000多元的工資照常發放,但根本不成正比。
上述接近成都途歌的人士表示,成都基本也是這個模式,每周地勤會去公司報銷墊付的停車費(成都油費實行一車一卡,無需墊付),再將報銷單寄往北京總部。目前成都地勤已有5個星期沒有報銷了,有的人墊付的金額將近7000元,少的也有上千元。
對于上述情況,記者聯系上成都途歌,一位李姓員工表示,具體情況她并不清楚,當記者提出與負責人溝通,她稱成都這邊并沒有負責人,具體情況可以咨詢途歌北京總部。
劉陽表示,一個月會有十多個同事離開。自己也想走,但是怕墊付的錢拿不回來現在不敢走。他坦言之前一個人一天可以做14單左右,現在一天不過三四單。
讓他有些不理解的是,每天工作量不多,但途歌依然在招聘地勤,幾乎每天都有新人進來。12月6日晚,記者在北京途歌的前臺看到了一份應聘登記表,從11月25日至12月6日,表上一共登記了36人,職務包含司機、地勤、調度司機等。
“途歌可以隨地停車,所以會產生特別高額的停車費,看到停車費幾百上千就開回去了,只能他們公司自己人去收,停車費都是途歌自己承擔了。”一名北京的用戶在總結途歌的問題時說道。對此,劉陽和上述接近成都途歌的人士都表示了贊同。
共享出行分析師陳禮滕認為,共享汽車作為重資產、重運營、重營銷的產業,要求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能力。共享汽車主要支出在于汽車的成本上。現有的共享汽車平臺多是B2C的運營模式,汽車多為重新采購而非閑置的車輛,加上其他運營成本以及維護成本,還要面臨對手的競爭,導致共享汽車平臺遲遲難以盈利。
12月6日晚上6時許,記者在途歌總部見到了準備下班的CEO王利峰,他看起來有些疲憊。當記者表達采訪意圖時,他以現在有客人馬上得走為由拒絕,他還表示,“希望媒體能盡量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環境。”
隨后他健步往外走,一位用戶追問承諾明天能退的押金是否能到,他轉身回復“沒問題,可以的”,之后便與員工口中的那位重要客人乘電梯離開了。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