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還有1個月,2018年即將畫上句號,雛鷹農牧(1.730, -0.03, -1.70%)這一年可謂頗多不易:債務違約,控股股東持股凍結、財報業績下滑、關注函問詢函連續不斷。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今年預虧15億到17億,公司高達2.6億元商譽高懸頭頂。
債務:違約、肉償、逾期超9億
公司11月22日公告顯示,公司累計逾期債務9.09億元,其中包括公司2018 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5億元,其余的為金融機構借款,占公司2017年12月31日經審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的18.32%。
從債務總規模來看,公司總資產242.5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為40.42億元,負債高達180.54億元。
公司在還債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其中就有“以肉償債”。公司計劃對公司現有債務調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貨幣資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態肉禮盒等產品支付,在雛牧香食品官方旗艦店上,一款5KG裝的林芝雛鷹藏香豬發酵火腿,標價高達12999元,而另一款7KG裝的三門峽雛鷹黑豬發酵火腿,標價也達9999元。雛鷹農牧董秘吳易得表示,萬元天價火腿也在抵價物范疇。
此前不久,雛鷹農牧發行債券的中債市場隱含評級-債券債項評級由CC調整至C。
與此同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人侯建芳所持有股份遭輪候凍結。侯建芳持有公司股份 12.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40.20%,累計被凍結的股份為12.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40.20%。
財報不佳、商譽高企、減值風險上升
雛鷹農牧在三季報中對2018年經營業績做了預計:2018年凈利潤預虧15億到17億元,去年凈利潤4518萬元。
雛鷹農牧解釋稱,國內生豬市場陸續出現“非洲豬瘟”疫情,受疫區封鎖、禁運等因素,將會影響公司第四季度銷售數量、銷售價格,以及公司屠宰業務,從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受金融政策等影響,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公司與供應商結算周期延長、供應商取消對公司采購的優惠,將會相應增加生產成本;受養殖行情及融資政策的影響,公司自六月份以來資金運轉壓力較大,為了解決公司資金緊張,公司第四季度擬“斷臂求生”處置部分資產;公司合并報表內的汕頭市東江畜牧有限公司因當地政策規劃第四季度可能會拆遷部分養殖場,預計拆遷款不足以覆蓋成本,影響東江畜牧的養殖規模,也直接影響其商譽,將對公司利潤產生一定的影響。
公司三季報顯示,公司商譽2.58億元。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包含商譽的相關資產組的賬面價值不存在高于可收回金額的情形,故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對比半年報和三季報來看,商譽減值風險或有增加。
商譽增加主要是在去年發生,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商譽2.68億元,增加239.63%,主要是當期基金公司投資汕頭市東江畜牧有限公司所致。
對標的東江畜牧凈資產公允價值13.57億元,上市公司購買合并成本為16.09億元,形成商譽2.52億元。
公司半年報公司半年報
雛鷹農牧三季報顯示,2018年1-9月,公司營收35.3億元,同比下降7.34%,公司凈利虧損8.69億元,同比下滑1141.39%,并預計2018年度虧損15億元至17億元。同時,公司現金流情況出現惡化,經營現金流為-6.97億元,同比下降228.88%。
此外,公司相關費用出現惡化。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49.34%,主要是擔保公司計提“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增加所致;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34.29%,主要是基金公司優先級資金利息增加所致;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631.23%,主要是本期應收款增加,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相應增加所致。
年中陷“財務舞弊”風波
作為一家生豬養殖企業,雛鷹農牧近年來頻頻加碼布局金融板塊,其設立的產業基金項目涉及電競、農業、扶貧開發等領域,并屢次獲得巨額回報。該板塊也逐漸成為支撐其業績的重要一環,還創下“6億股權投資一年收益超5億”的投資神話。
這一投資神話在今年6月13日被一篇萬字檄文徹底擊破,該文章質疑雛鷹農牧涉嫌嚴重財務舞弊,懷疑其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及真實性。
6月15日,深交所發出關注函,對雛鷹農牧提出多項問詢。6月28日,雛鷹農牧在多次延期回復后,用多達60頁內容回復問詢,否認財務造假質疑事宜。
問詢函、關注函如連綿不斷的雪片
今年以來,雛鷹農牧因債務、財報等相關問題頻頻收到交易所問詢函和關注函。2017年年報、2018年半年報均遭深交所問詢,6月15日、7月17日、7月24日、10月30日、11月20日收到多次關注函。
2018年上半年,雛鷹農牧期內獲取的重大的股權投資金額合計高達12.05億元。深交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上述股權投資取得股份的路徑,各層級持股比例,對多個子公司投資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以及是否及時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等。
根據雛鷹農牧的回復,在2018年1–6月的會計期間內發生的股權投資共有 16 項,其中有3項股權投資未及時披露,包括雛鷹農牧子公司深圳澤賦農業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企業(以下簡稱“深圳澤賦”)投資設立嘉興邦賦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澤賦投資信陽山信生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平潭競遠投資長沙怒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述3項涉嫌信披違規股權投資于報告期內投資金額分別為2億元、300萬元、1506.65萬元。
雛鷹農牧未及時披露的并不止股權投資,其在存貨計提方面也未及時披露。報告期末,雛鷹農牧存貨金額為16.71億元,其中消耗性生物資產余額12.23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58億元。
深交所對其計提比例是否充分適當,是否及時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等相關問題進行問詢,并請律師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雛鷹農牧表示,綜合各方面因素,2018年6月末公司生豬售價低于養殖成本是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主要原因。經測試,公司消耗性生物資產可變現凈值低于其成本價值,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58 億元。
中國的北方,寒冬已經到來,雛鷹農牧這一年頗多不幸,只是能熬過資本市場的寒冬嗎?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