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10:0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鐘蓉薩認為,投資者對錢的損失非常敏感,未來設計養老目標產品以及要選入個人退休之后能選的基金產品時,要考慮回撤風險。控制風險,是產品設計的核心。
日前,騰訊攜手清華大學在北京舉辦《國人養老準備報告》發布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副會長鐘蓉薩在會上表示,明年養老金第三支柱的試點會推廣到全國,公募基金也將納入個人養老賬戶的投資范圍。鐘蓉薩表示,這兩年協會的養老調查發現了兩大問題。一是八成基金個人投資者認為,退休后養老金的主要來源是國家的基本養老保險,六成的人尚未開始為養老做儲蓄;二是普遍不重視養老金的投資,超六成的投資者仍然將現金類儲蓄作為退休收入的來源。如果遇到通貨膨脹,這些錢僅僅存在銀行是不夠養老的。保本產品連通脹都跑不過,更難以養老。
鐘蓉薩認為,投資者對錢的損失非常敏感,未來設計養老目標產品以及要選入個人退休之后能選的基金產品時,要考慮回撤風險。控制風險,是產品設計的核心。
鐘蓉薩指出,希望養老目標基金產品能發揮四個特點:一是長期性,鼓勵長期持有、長期投資而且長期考核。二是以資產配置為中心,目前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都是FOF產品,強調配置。三是重視權益投資的作用,通過長期股票投資,基金經理用更長的錢做價值投資、成長投資。四是適當性,把合適的產品交給合適的投資者。
鐘蓉薩表示,最近市場不好,對于整個公募基金的銷售來說都是冰點。即便是這樣,首批14只產品里已經發了3只還是得到了市場認可。其中,華夏養老2040募集37585戶,規模2.11億元;中歐預見養老2035募集40445戶,規模3.24億元;泰達宏利泰和募集41076戶,規模2.31億。
鐘蓉薩強調,養老目標產品不重規模,而是重數量、重戶數,即希望有更多投資者參與。新產品發行完后,倡導每家公司做定投,只要戶數在,規模就會逐漸壯大。(中國證券報)
以下是全文:
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 提升國民養老意識——協會副會長鐘蓉薩在《國人養老準備報告》發布會上的講話
中國基金業協會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清華大學和騰訊舉辦的《國人養老準備報告》發布會。首先我謹代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發布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在做報告解讀的時候,唐霽松局長和我交流,這個報告角度新穎,問卷設計得特別好。問卷調查最核心的是問卷設計,通過問卷的設計,能夠幫助我們看清楚事物的本質。這次報告的問卷設計非常有亮點,我是第一次聽到了國人金融素養方面的調查,同時,問卷也體現了未退休人員的養老準備和已經退休人員以及75歲以上老人的養老深度化問題。建議騰訊還可以采用微信支付上如年齡、收入等基本數據,將問題設計簡單化,方便受訪者直接回答核心點,會有更好的問卷回收效果。前段時間富達國際和螞蟻金服也做了類似的報告,都有國際比較,但視角不同。兩個報告做的都很好,阿里的數據比較年輕,基本是35歲以下的投資者來回答問卷,騰訊的調查涵蓋廣,問題設計更復雜,反映了不同的問題,都有啟發。我自己十一年前就開始做投資者調查,一直堅持到現在,每年都做。當時的問卷主要是基金公司做,每家基金公司抽樣,在幾百萬個投資者里按地區、年齡抽樣。問卷我們每年一起改,學生幫著分析,大家一起發布,做了十一年了,非常有意義。很感謝清華大學這次和行業機構一起,用學術的眼光來幫著做更好的調查。這些調查報告對渠道推廣,投資者結構,產品設計方面都非常有幫助,很有啟發。我們期待大家每年都能做這樣的調研,堅持做下去,持續做下去,我們去看不同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問題,對基金公司、監管決策都能有一些幫助。
接下來,我談一談對養老的理解和產品準備的一些想法。 2018年對于養老金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今年的4 月 12 日五部委聯合發布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通知》,這是里程碑式的工作。過去,我們主要還是靠社保,企業年金已經做了十幾年,總體覆蓋面只有2300多萬人。但是,中國老百姓(54.300,-0.38,-0.69%),尤其年輕人,不管是十一還是春節,朋友圈里都可以看到去全世界旅游,在全世界買買買。每一個年輕人一年如果能存下一個包包的錢,實際上就能為他未來的養老做一些準備和安排,這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我們通過三四年的時間推動稅延養老政策,這個政策今年開始試點,明年在全國開始推廣,讓老百姓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有了財富積累之后,通過這樣的政策激勵,為自己養老,分擔國家的負擔。
在這個基礎上,讓每個人在建立自己的個人養老計劃時,走在正確的路上,做正確的事兒,至關重要。試點政策推行將近半年,基金業也由證監會批準了第二批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第一批是14家機構。總體上,老百姓對養老不太關注,也不太做養老規劃,尤其是資金上,大家做得不是特別夠。我們協會做了11年的投資者調查,這兩年也增加了養老方面的調查模塊,發現:第一,八成的基金個人投資者認為,退休后養老金的主要來源是國家的基本養老保險,六成的人尚未開始為養老做儲蓄;第二,普遍不重視養老金的投資,超六成的投資者仍然將現金類儲蓄作為退休收入的來源。如果遇到通貨膨脹,這些錢僅僅存在銀行是不夠養老的。而對于保本產品,大家覺得更安全,但保本產品連通脹都跑不過,更難以養老。我認為陳秉正教授說的對,從投資者的感覺來講,對于錢的損失是非常敏感的,未來設計養老目標產品以及未來要選入個人退休之后能選的基金產品時,我們要考慮回撤風險。控制風險,是我們產品設計的核心。
剛剛的調查報告也提到,大家缺乏復利的概念,未來,如何讓錢通過長期投資得到復利的收益來抵抗通脹風險、長壽風險是關鍵。調查報告中,我們看到大家很樂觀,覺得自己可以活得很長,像特朗普和希拉里70多歲了還在搶工作,像巴菲特90多歲和芒格在每年的投資者大會上,5萬多人中有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去膜拜,他們活得很好,90多歲的人還可以去競選總統。我們今天要做的是長壽風險的投資,活得長久錢也用的更久。
在投資者教育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道理聽明白了,卻難以付諸行動。如何讓大家都有動力來參與個人養老金計劃,選擇合適自己的養老產品,真正享受到國家養老金制度帶來的實惠是我們協會這么多年一直努力的工作,讓業界、投資者都能一起推動這方面的工作。今年,大家看到了我們的養老目標產品,行業也曾討論過保本策略、對沖策略,但最后在養老目標指引里只留下了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兩類產品,這兩類產品也是在國際上做得好的,尤其在美國,在2006年養老金改革法案之后推出了“默認模式”,當投資者不知道怎么選的時候,就讓你默認到目標日期和目標產品。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養老目標產品能發揮四個特點:一是長期性,鼓勵長期持有、長期投資而且長期考核。大家可能會質疑,公募基金20周年,年化收益率超過16%,可是很多投資者沒拿到,不斷被忽悠買新基金,不斷贖回,享受不到這個長期收益。所以,長期投資非常重要。二是以資產配置為中心,目前我們的目標日期和目標風險都是FOF產品,強調配置,與原來的股票型和債券型基金等主動投資相比,主動投資更像小提琴獨奏,資產配置是玩交響樂,獨奏的樂器聲音很尖的話很難融合到交響樂里。三是重視權益投資的作用,通過長期股票投資,基金經理用更長的錢做價值投資、成長投資。2008年金融危機,401(k)計劃損失嚴重,美國做了投資者調查,401(k)計劃是不是要由國家來管,87%的投資者認為還是自己管,有自己的選擇權,所以才會有后面長期的牛市。長期的資金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四是適當性,把合適的產品交給合適的投資者,養老目標基金是一站式解決方案,要讓大家了解產品的本質,投資者、投資管理人都是在逐漸學習和成長。
最近市場不好,對于整個公募基金的銷售來說都是冰點。賣養老目標產品與賣普通公募基金相比,給投資者做教育都要多半小時。養老目標產品的封閉期是一年、三年、五年,投資者很難接受,認為他有成本。如果活到90歲,三年五年是很短的時間,錢會封閉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六十年。從這個角度來講,老百姓的養老認知還是非常不夠的,基金公司也要為此做更多的努力。在困難的時點我們做了更加困難的事兒,但也是在做更加對的長遠的事兒。即便是這樣,目前首批14只產品里已經發了3只,得到了市場認可。其中,華夏養老 2040,募集37,585 戶,規模 2.11億元;中歐預見養老 2035,募集 40,445戶,規模 3.24億元;泰達宏利募集41076戶,規模2.31億。三支基金在成立階段的募集期都不長,但募集戶數已經接近了12萬戶,規模超過了7億,其他產品陸續也都在發行過程中,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每家公司至少在全國各地跑了200場路演,希望我們未來取得的結果一定會更好。我們最近也和基金公司在總結產品銷售的經驗,有管理人報告的標題叫“越過山丘”,相信只要把這個“山丘”越過去,康莊大道就在后面。越來越多的人對養老更關心,大家不怕艱苦,在做正確的事兒,我們相信,以后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我一直在講,養老目標產品不重規模,重數量,重戶數,戶數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投資者都來參與,新產品發行完后,我們倡導每家公司做定投,只要戶數在,規模就會逐漸壯大。
明年,我們養老金第三支柱的試點會推廣到全國,公募基金也將納入個人養老賬戶的投資范圍,剩下的半年多時間里,我們和大家一起做好準備。今天也高興看到有研究機構、互聯網平臺、媒體朋友和我們一起都來持續地加強投資者教育,提升我們國民的養老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相信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會取得非常好的成就。最后,再次感謝騰訊和清華大學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做出的努力,預祝今天的發布會圓滿成功!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