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6 09:5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63家上市公司已回購207億元還有數百億資金伺機而動
伴隨市場的持續調整,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回購大軍,以推動公司股價回歸價值,向二級市場傳遞信心。截至10月25日,滬深兩市已有263家公司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總數達到31億股,回購總金額為207.3億元。
10月25日,威華股份(8.350, 0.11, 1.33%)披露于前一日回購35.42萬股,回購金額300萬元。同一天,日發精機(6.780, 0.01, 0.15%)披露回購報告書,擬回購不少于1億元且不超過2億元的公司股份。據上證報資訊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兩市已有431家公司推出回購預案,回購上限金額達到1115億元,回購下限達到335億元。
“我們資金早就準備好了,等三季報披露敏感期結束,接著買!”中部地區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對記者介紹。據查詢,該公司計劃使用不超過4億元回購股份,此前已經買了約1.5億元。
數百億回購在路上
回購與市場行情有直接關系。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今年10月份出現一波回購的高潮,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1家公司推出回購預案,當然大多數尚在走程序,僅有2家公司已經通過股東大會的審議。
另據統計,今年9月有57家上市公司推出回購預案,6月份至8月份,每個月也有50家左右的公司決定實施回購,此前的5月份,則只有不到20家公司有意回購。
“回購的高潮還沒有到,這幾個月推出的預案多,真正進入市場可能有兩到三個月的滯后期。”有券商人士向記者分析,雖然目前已經看到不少上市公司的回購進展,但大量的回購資金還在路上。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今年以來推出回購預案的431家公司中,目前已經完成回購的公司有104家,有72家公司剛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還沒有動手,另有91家公司尚處于董事會預案階段。據統計,這些還沒有買入的公司,其回購計劃的下限超過150億元。
“看著自家公司的股價大跌,真正有實力的公司,肯定不會不管不顧!”有券商人士向記者介紹,除了大股東的增持外,回購已成為上市公司維護股價的一個主要手段。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大手筆實施回購的公司往往有較好的基本面,包括一批龍頭公司,也有部分公司是屬于股價已經跌到凈資產價格附近,還有一批公司是現金流和利潤都比較好,有信心、有底氣做回購。
多家公司積極回購
誠如該券商人士所言,越來越多的優質公司將市值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一方面是基于維護品牌的需要,另外也有利于保護股東利益。在回購股份上,優質公司表現得就特別積極。
如均勝電子(22.050, -0.40, -1.78%),作為國內汽車零部件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今年5月推出回購預案,回購規模不低于18億元,不超過22億元。截至10月10日,該公司已累計回購6.27%的公司股份,回購金額超過15億元。
美的集團(40.300, 0.00, 0.00%)回購的金額更多。據披露,今年7月以來,美的集團累計回購約18億元的公司股份。公司預算回購規模為不超過40億元。
從回購上限來看,美的集團又比不過陜西煤業(8.580, -0.08,-0.92%),后者擬回購規模為不超過50億元。陜西煤業認為,當前股價未能體現出公司優秀的經營業績和出色的資產質量,對陜西煤業良好的市場形象有所影響。
另據統計,目前有4家公司的回購下限超過10億元,除均勝電子外,還有金發科技(4.300, 0.00, 0.00%)、巨人網絡(18.980, 0.00, 0.00%)和世紀華通(32.500, 0.00, 0.00%)。此外,還有東華能源(7.980, -0.05,-0.62%)、完美世界(22.860, -0.15, -0.65%)、遠興能源(2.470, 0.01,0.41%)等7家公司的回購下限超過5億元。
有些公司在第一次回購完成后,短期內再次推出回購計劃。如塞里斯,公司7月底發布預案擬回購不超過5000萬元,10月20日買滿后,馬上推出新預案,擬回購不低于3000萬元不超過8000萬元。
還有一些公司的回購預案推進迅速,如永安行(18.590, 0.45, 2.48%),10月11日,公司當天發出董事會會議通知,當天緊急開會審議股份回購預案。
少數公司進展緩慢
當然,也有部分公司的行動相對遲緩,預案推出幾個月后仍遲遲不見動靜。
如啟迪桑德(10.890, 0.13,1.21%),今年6月22日,公司推出回購預案,回購規模為不低于5億元不超過10億元,回購股份價格為每股不超過22元。7月20日,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該議案。9月25日,啟迪桑德披露回購股份報告書。不過,啟迪桑德至今仍未披露回購進展。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7月份相關回購議案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至今尚未披露有實質性回購行動的公司還有幾家,包括科陸電子(4.580, 0.02,0.44%)、華業資本(3.090, 0.09, 3.00%)、華鐵股份(3.790, 0.02,0.53%)、日科化學(4.660, -0.01, -0.21%)、國際實業(3.730, 0.04,1.08%)等。
還有一類公司,股價早已跌破凈資產,按邏輯應該是回購的絕對主力,然而遲遲不見行動。如湖北廣電(6.540, 0.03, 0.46%),6.51元的股價不到其凈資產價格(9.45元)的70%,公司日前披露擬使用不超過4.5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有投資者就提出,不能做一些回購嗎?
據統計,目前兩市股價跌破凈資產價格的公司有300多家,其中大多數公司尚未推出回購計劃。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