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10:4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A股入摩、上市公司回購創歷史新高、經濟數據展現較強韌性等積極信號又在不斷積累,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今年2月以來,AH兩地市場在中美貿易戰和去杠桿等利空因素的陰霾中震蕩下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與此同時,A股入摩、上市公司回購創歷史新高、經濟數據展現較強韌性等積極信號又在不斷積累,為市場注入強心劑。牛熊震蕩、周期轉換,回望歷史,A股市場在每一個低谷之后都會迎來新的輝煌,市場下跌中更要扎實做研究,力求在市場反彈時為持有人獲得估值修復收益。
經過逾半年的連續調整,我們觀察到市場已經出現諸多底部特征,例如,滬深兩市成交低迷,8月份滬市月成交額4年來首次跌破3萬億;破凈股數量創新高,9月滬深兩市破凈股數量一度超過270只;上市公司掀起回購潮,A股回購金額達到238.61億元,較2017年全年高出159.44%,港股回購金額亦創歷史新高,7月港股市場創出歷史單月回購記錄111億港元,9月前11個交易日回購額即達到26.2億港元,日均回購達到2.38億港元,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10月,當時港股日均回購額為1.49億港元。
展望后市,我們認為從中長期維度考察,當前市場位置機會大于風險,A股及港股或仍具備較好的上漲空間,緊緊圍繞盈利增長與估值匹配進行選股,投資機會并不缺乏。
A股自1990年以來經歷了五輪牛熊周期,在經過大半年的連續調整后,A股當前估值水平已經處于歷史相對底部區域。香港市場方面,當前PE(市盈率)不僅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較低,而且與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也具有優勢,目前或是進行長期配置的較好時機。
近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紛紛轉向,主基調由“去杠桿”轉為“穩杠桿。一方面,管理層發力基建,8月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約4267億元,為7月發行量的3.2倍,尤其是8月14日財政部發文催促地方加快發行之后,下半月發行量為8月的83%。另一方面,8月銀行間流動性保持寬松,短期債券收益率繼續走低,利率大幅下跌,市場流動性充裕。
未來,市場的龍頭效應有望繼續強化。一些行業競爭地位穩固、中長期盈利能力穩定、增長確定性高、估值合理的大市值龍頭企業,繼續下行空間將有限,可能具備相對更高的配置價值,隨著市場情緒的修復,龍頭股有望成為反彈的基石。
綜合上述因素,盡管前期市場有所波動,但目前估值便宜,貿易戰等風險因素已經在股價中有所反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轉向亦體現了政府對穩經濟的重視,有望逐步對經濟產生積極作用,并且我們認為,如果經濟增速仍不達預期,不排除會有刺激政策進一步出臺,我們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表現充滿信心。我們會繼續以誠摯嚴謹的態度,積極尋找尋找好行業中的好公司,在好的價格買入,與優秀的企業共同成長,為持有人貢獻滿意回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