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近兩年基金密集發行,“迷你基金”數量也不斷增多。海通證券(14.280, -0.01, -0.07%)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基金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達到360只,占基金總數的近8%。針對“迷你基金”,近期相關監管層再推監管舉措——對于旗下“迷你基金”數量較多的基金管理人,原則上對其上報的產品適用6個月的注冊審查期限。據統計,目前行業內“迷你基金”絕對數量仍較多,今年以來已經有90只基金宣布清盤。隨著此次常規監管落地,未來基金公司處置“迷你基金”的速度勢必大大加快。
“迷你基金”過多
影響新基金審批速度
據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近日監管層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迷你基金”相關監管安排的通知,其中對“迷你基金”有新的安排。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在基金注冊審查過程中,對于旗下“迷你基金”數量較多的基金管理人,原則上對其上報的產品適用6個月的注冊審查期限(而目前簡易程序只需20個工作日)。普通發起式基金、權益類基金暫不納入上述“迷你基金”計算口徑。
同時,監管要求各基金管理人應強化主體責任,健全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不斷增強投資管理能力,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通知稱,基金規模過小,一方面不利于投資運作,有可能損害份額持有人利益,特別是在基金承擔費用相對固定時,基金規模越小,持有人承擔的成本就越高。另一方面,一家公司存在過多的“迷你基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能力的薄弱。為督促基金管理人加大對“迷你基金”的主動管理和營銷,保護份額持有人利益。前期采取了階段性的措施,這些措施實施以來,“迷你基金”數量快速增長勢頭有所改善,行業申報產品也趨于理性。有必要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將臨時性安排轉入常規。
而此前業內曾傳出,針對“迷你基金”數量較多的基金公司申報新基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數量超過10只,將被暫停申報新基金;還有一種說法是,同類型“迷你基金”超過3只,也會被暫停申報同類型基金產品。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對于“迷你基金”監管這一舉措,對防止行業盲目申報產品、扎堆追逐市場熱點的現象作出了警示。這項新的指導意見也有助于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的處置步伐。
年內宣布清盤基金
達到90只
近兩年“迷你基金”也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同時清盤基金數量也在增長。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基金公司對“迷你基金”的逐漸清理,預計今年清盤基金數量將超過100只。而明年預計會有更多“迷你基金”轉型或清盤。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迷你基金”數量逐月增多,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產品共360只,“迷你基金”數量比前一季度增長約30%。在這360只“迷你基金”中,混合基金和債券型最多,分別達到137只、100只,這兩類占全部“迷你基金”的65.8%,此外股票和指數基金也達到97只。
究其原因,單一大機構資金撤離是今年不少基金規模突然縮水的主要原因。同時,2016年委外資金大舉進入基金市場,其后陸續撤出,疊加新規要求機構定制資金需采取發起式模式,一批定制基金淪為“迷你基金”。此外,還有基金運作不佳、基金產品風格和市場不契合等原因導致基金規模較小。
從趨勢看,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關停并轉步伐。截至目前,包括已經公告的清盤基金在內,今年以來宣布的清盤基金數量達到90只,是過去三年的2.6倍。委外資金進入較多的債券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成為清盤基金重災區,今年以來清盤基金中,46只為債券基金。此外,有25只混合基金進入清盤程序。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監管規定,將基金公司申報新產品的注冊周期和“迷你基金”數量掛鉤,會驅使基金公司更加重視“迷你基金”問題,也有助于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的處置步伐,可能未來清盤基金數量還要增多。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