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09:2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報研究院注意到,在海航系整體遭遇流動性危機的大背景下,海航科技的資金鏈狀況最近呈現出持續惡化的跡象,其流動比率首次降到了100%以下,其賬上的流動資產已經不能覆蓋其流動負債
財報研究院注意到,在海航系整體遭遇流動性危機的大背景下,海航科技的資金鏈狀況最近呈現出持續惡化的跡象,其流動比率首次降到了100%以下,其賬上的流動資產已經不能覆蓋其流動負債。
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違反借款協議,海航科技高達257億元的長期貸款面臨隨時可能被要求提前還款的可能,在海航系整體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這筆巨債也成了橫在海航科技資金鏈上的一顆定時炸彈。
財報研究院認為,即便海航科技能夠安然度過當前的資金鏈危機,該公司也將為此要付出高成本融資代價,由此產生的巨大財務壓力,極可能將令海航科技陷入全面虧損的尷尬局面。
流動比率破1資金鏈持續惡化
關于上述交易失敗的原因,雙方各執一詞:當當方面的說法是海航科技資金鏈緊張,而海航科技方面則對此堅決否認,并把原因歸結為“市場變化”。
不過,財報研究院查閱了海航科技剛剛發布不久的中報數據后,選擇了相信當當的說法。
為什么說海航科技棄購當當是因為其囊中羞澀?
截至2018年6月30日,海航科技的總資產為1139.59億元,其總負債為964.5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了84.64%。
負債水平如此之高,這還并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更令擔憂的是海航科技的流動性狀況仍在持續惡化。
截至6月30日,海航科技的流動資產只有825.65億元,而其流動負債卻達到了827.34億元——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這是海航科技曲線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流動口徑上的“資不抵債”情況,其最新的流動比率已經跌破100%。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三季度時,海航科技的流動比率還一度達到了140.76%,雖然仍不算寬裕,離200%的安全邊際還有段距離,但應付流動負債仍有較大回轉余地。不過到了2017年底,海航科技的資金鏈急劇惡化,其流動比率驟降至102.86%,如今這一指標再度降至100%以下,這表明海航科技的資金鏈狀況整體上仍在持續惡化。
實際上,如果將275.03億元的存貨剔除,海航科技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速動比率更是只有66.55%,其速動口徑的流動資金鏈缺口更是高達277億元。
根據此前海航科技發布收購當當的公告,雙方擬定的交易對價是75億元,其中現金支付部分為34.4億元,其余對價以增發新股的形式支付;與此同時,海航科技還推出了上限為40.6億元的配套增發再融資計劃,但該公司同時表示,并購當當的交易不以相關配套再融資成功實施為前提,即便上述配套再融資失敗,并購當當的交易也會照常進行。
但問題是,如果上述40.6億元的配套再融資失敗了,海航科技真有能力繼續完成交易嗎?
財報研究院對此表示嚴重懷疑:對于流動口徑已經“資不抵債”、同時速動口徑資金鏈缺口高達277億元的海航科技來說,34.4億元的現金絕對不是個小數目,因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其賬上全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也只有34.87億元——如果上述配套再融資失敗,海航科技仍然強推并購,那么其資金鏈或存在一觸即崩的風險。
事實上,即便是證監會對海航科技的再融資大開綠燈,在當前跌跌不休的市場環境之下,本身就存在較大補跌需求(海航科技自今年1月停牌至今,躲過了A股今年的大跌,停牌期間上證指數跌幅超20%)的海航科技要想成功實施40.6億元的再融資,其難度不言而喻。因此,在配套融資難度極高的情況下,放棄并購當當的交易,對于海航科技來說無疑是明智之選。
257億巨額外債償付存疑
在資金鏈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海航科技會否出現債務違約的可能?
解答這個問題,先得看看海航科技存在哪些可能會導致信用違約的流動負債。
財報研究院認為,從海航科技流動負債結構來看,至少以下兩項負債如未按期償付,可能會導致海航科技進入信用違約黑名單:
第一項:海航科技目前存在19.26億元的短期借款;第二項:海航科技同時還存在約257.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實際上,以上兩項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計,除此之外,海航科技目前尚有485.39億元的應付賬款和27.54億元的其它應付款,這兩項流動負債中到底有多少債務的償付結果可能會被現有征信體系所收錄,現在公開市場還不得而知。
根據海航科技中報,上述25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主要是兩筆長期美元銀團貸款,合計余額38.2億美元。據悉,上述債務源于海航科技子公司的兩紙共計42.7億美元的長期貸款協議,由于2017年海航科技未履行借款協議中所規定的相關義務,導致貸款機構有權可隨時要求海航科技償還上述債務,以上事項還被海航科技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出具了非標審計報告,普華永道在審計報告中向投資者著重警示了其中的重大不確定性風險。
“從數據來看,相關債務余額從42.7億美元削減至38.2億美元,海航科技只償還了其中很小一部分,但大部分仍未償付,短期內該公司是否有能力‘隨時’全額償付,可能還存在較大疑問。”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海航科技不能就上述債務與放貸機構達成新的諒解協議,而后者又要求其一次性全額償本付息的話,海航科技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極高。”
財務壓力或致公司全面虧損
在財報研究院看來,即便是海航科技通過各種手段保證了資金鏈的安全,由此產生的巨大財務壓力也極可能會對其今年的利潤表產生重大沖擊,導致該公司由當前的盈虧邊緣轉入全面虧損。
今年上半年,海航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1501.54億元,實現凈利潤1883萬元,不過,其中歸屬股東的凈利潤則反而小幅虧損了83萬元。
財報研究院注意到,高負債之下的海航科技財務費用節節高升,形成了對其利潤表的嚴重拖累。今年上半年,海航科技的財務費用高達7.76億元,而去年同期該公司的財務費用為5.1億元。
據悉,面對巨大的資金鏈壓力,7月13日,海航科技擬定了一紙發債補血方案,計劃通過債券募集資金10億元,用于償還債務及補充流動資金。
很顯然,發債可能是未來海航科技補充流動資金的重要手段,但融資成本是多少呢?
今年4月份,由于海航科技借殼前的主體天海投資于2016年發行的“16天海債”即將進入回售行權期,為了鼓勵持有人繼續持有該債券,緩解集中兌付帶來的資金鏈壓力,海航科技不惜將債券票面利率由6.5%上調到7.5%,但即便如此,65%的“16天海債“持有人仍然不買單,選擇了贖回。
“鑒于海航科技現存的較大資金鏈壓力,如果該公司未來全部通過發債的形式來補血,且其融資成本參考上述7.5%的票面利率的話,那么可以預見未來海航科技將面臨著巨額的財務費用壓力,這種壓力極可能會令該公司在今年轉入全面虧損。”上述分析人士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