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了《關于對新建住宅交付使用前實施房屋質量查驗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北京市新建住宅將實施交付使用前房屋質量查驗制度,完成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和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的新建房屋方可交付業主查驗。
住房作為民眾重要的生活資料,工程建設質量無疑十分重要。北京市擬出臺規定,對新建住宅交付使用前實施房屋質量查驗制度,完成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和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的新建房屋才可以交付業主查驗。此舉體現出對住房建設質量的重視,對開發商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是竣工檢查畢竟是一種比較滯后的檢查手段,要確保住房建設質量還得前移監管關口,從開發商立項建設之初就介入監管,通過全程監管制度的力量督促開發商從嚴自律。
其實,住房建設質量的問題一直存在。媒體曾報道說,南京一位民間驗房師坦陳自己的驗房經歷:“從2005年初到現在,我驗過的每套房子幾乎都有質量問題。”他是南京“民間驗房師”這一新行當的開創者,目前在全國10多個城市開辦了驗房機構。 “每套房子都有質量問題”的驚人之語或許有夸大其辭的成分,但是,也反映出房屋質量的問題。
《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管理規定》規定,開發商交房時,必須提供《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表》,該表必須詳細記錄該套住宅中房屋外觀及尺寸偏差、防水、水電安裝等8項內容的驗收過程、曾經存在的問題以及整改情況?!蛾P于加強住宅工程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也明確規定:住宅工程經竣工驗收備案后,方可辦理產權證。各主管部門要加大對住宅工程質量的監管力度。雖然相關部門早有規定,但是一些問題房通過有關部門竣工驗收,一路綠燈賣給住戶。相關部門顯然難辭其咎。
因此,北京市出臺驗房新規,要求完成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和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的新建房屋才可交付業主查驗,固然傳遞出積極信號,但是,住建部門到底能否認真落實驗房新規還是一個問號。健全住房建設檢查監督問責機制,可以建立一套獨立于開發商與職能部門之外的第三方驗房機制,對房屋質量嚴格把關,把問題房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讓廣大消費者住上放心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