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09:59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樹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不僅市場行情低迷,首批FOF的業績也缺乏說服力,而且當前密集的基金發行檔期也對后續批次的公募FOF認購形成沖擊。
曾經備受矚目的基金中基金(FOF)也要冷處理。近日,記者從已獲批FOF的多位公募基金公司人士處獲悉,雖然拿到了FOF批文,但受檔期沖突、市場行情等因素影響,多家公司紛紛推遲公募FOF產品的發行計劃,等待更好的發行時點。
多只FOF獲批緩發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其公司獲批了公募FOF,但看到新發FOF產品首募規模大幅下降,加上市場行情不佳,于是決定將產品發行計劃推遲到7月份,待市場人氣有所回升時再考慮發行。“按照相關規則,公募FOF獲批6個月內需要投入發行,但現在時點不太好,公司希望等待更好的時機。”
不僅市場行情低迷,首批FOF的業績也缺乏說服力,而且當前密集的基金發行檔期也對后續批次的公募FOF認購形成沖擊。
北京一家手握FOF批文的基金公司資產配置部負責人透露,今年基金發行檔期較為緊張,包括剛募集結束的戰略配售基金、正在發行的央企ETF,后面可能還有養老目標基金,公募FOF作為去年比較火的品種,在與今年新的創新產品的競爭中很難取得理想的銷售成績。
Wind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成立8只公募FOF,其中6只是去年9月獲批的“首批FOF”,2只是今年3月拿到批文的第二批公募FOF。
從證監會最新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表可以看到,目前已獲批的公募FOF達到14只,除已募集成立的8只產品,有6只獲批的公募FOF處在“批而未發”狀態。這6只FOF包括第二批FOF中的上投摩根尚睿,以及4月獲批的5只“第三批公募FOF”產品。
冀低波動帶來更好體驗 據業內人士分析,多只公募FOF產品推遲發行,除了尚未達到法定成立期限、檔期沖突疊加市場行情低迷等因素外,首批公募FOF運作收益不佳也是重要原因。數據顯示,首批6只公募FOF合計首募超過160億元,平均單只募集27.73億元,最多的規模達到46.91億元。經歷半年運作后,6只FOF規模大幅萎縮。根據基金一季報,6只FOF總規模降至96.37億元。其中2只基金規模幾近減半,其他4只也有35%~40%的萎縮。
第二批FOF成立時熱度也大為降低。今年5月成立的中融量化精選、前海開源裕源2只公募FOF募集規模分別為4.29億元、2.99億元,較首批FOF顯著減少。
業績不佳也讓資金缺乏持有動力。數據顯示,截至6月22日,去年成立的6只公募FOF自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為-2.2%,均未能取得正收益。
上述資產配置部負責人認為,各家公司都是首次運作FOF創新類產品,今年市場行情不佳,FOF短期業績不如人意,存在一定的贖回壓力。“不過,公募FOF雖然出師不利,但大類資產配置的理念必須堅持,雖然短期權益市場對基金收益產生侵蝕,但會堅持資產配置,獲取大類資產配置對產品長期收益的貢獻,未來也希望基金的低波動和大類資產安排,可以給投資人帶來更好的收益體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