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10:1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科迪乳業(4310,000,000%)因并購關聯企業而陷入風口浪尖。
5月27日晚間,科迪乳業披露了其重組預案,公司擬以15億元的價格收購大股東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迪集團)持有的科迪速凍69.78%的股權,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張少華等29名自然人持有的30.22%股權,并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科迪速凍的法定代表人張少華是科迪集團董事長張清海的女兒。
科迪乳業表示,經初步預估,科迪速凍100%股權的預估值為15億元,相較于科迪速凍未經審計的母公司賬面凈資產3.349億元增值了11.6億元,預估的增值率為347.84%。科迪乳業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的價格對于上市公司股東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具有公允性。
然而,高達347.84%的預估增值率,令不少業內人士以及投資者質疑這個估值水分太大。
資料顯示,科迪速凍主要從事速凍食品生產和加工。不過《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在超市的冷凍柜中鮮有科迪速凍食品的存在,三全、灣仔碼頭、思念幾乎占據了湯圓、水餃大半壁江山。此前稍有名氣的科迪湯圓,記者在北京多家商超中也難覓蹤跡,僅在大潤發民族園店找尋到了科迪農家餃、科迪烤香腸、科迪奧爾良脆骨腸。
而上述三款速凍產品并不受消費者喜愛,大潤發營業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消費者選擇速凍水餃一般會去選擇思念、三全、灣仔碼頭等品牌。而香腸方面,正大、雙匯和一些國外品牌占據著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科迪速凍產品在一線城市中銷售一般,然而,科迪乳業竟然以15億元的高價購買。而這筆交易也被市場質疑涉嫌利益輸送。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所謂高溢價是以權益法評估的價值與其凈資產相比,但這種比較方法本身是否合理就有待商榷,因為一個注重未來收益、一個注重現存價值。
沈萌表示,科迪乳業與科迪速凍之間的交易,之所以會受到較多質疑,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交易賣方與買方之間存在較明顯的關聯性;其次,兩個公司的大股東是同一實際控制人,且傳出其資金鏈緊張的消息。因此這就讓人很難不聯想到,是否大股東為了自己的利益,將自己的私有資產以較高對價注入上市公司、緩解自身資金壓力,同時將相關風險轉嫁給上市公司其他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并購案外,科迪乳業的大股東股權質押、公司民間借貸、資金鏈問題被媒體所關注。為此, 6月4日,科迪集團針對市場傳聞,發布了澄清公告,并稱,民間借貸與集團無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