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 11:2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5月28日晚間,ST南化同時發布了兩則人事變動公告:公司股東監事梁縵纓和董事吳松同時提出辭職。至此,今年以來,ST南化已有5名高管陸續辭職。
5月28日晚間,ST南化(600301,SH)同時發布了兩則人事變動公告:公司股東監事梁縵纓和董事吳松同時提出辭職。至此,今年以來,ST南化已有5名高管陸續辭職。
而在高管人事變動背后,ST南化已無生產經營性資產,子公司因建設用地未能如期交付,籌建工作進展緩慢,不能按期建成投產,未來的生產經營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會計師事務所也因此為ST南化2017年年報出具了“非標”審計意見。
今年1月5日,ST南化董事、董事長韋韜因工作變動提出辭去職務,辭職后,韋韜將不在公司和公司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隨后的1月29日,公司職工監事黃柳芳也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4月26日,公司又公告稱,公司職工監事羅勝因個人原因提出辭去公司監事職務。
目前,ST南化尚未召開董事會選舉新董事長,公司董事長空缺期間由副董事長履行董事長職責。
作為一家老牌廣西國企,ST南化原本主營氯堿化工產品,2004年之后,公司利潤開始走下坡路,而自2008年起,ST南化已連續10年扣非凈利潤為負。其實,多年以來,ST南化依靠政府支持以及甩賣資產艱難保殼。
2017年年報顯示,ST南化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負3247.9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負3232.75萬元。
高層的頻繁變動是否會讓ST南化的經營雪上加霜?5月29日,記者多次致電ST南化董秘辦,但截至發稿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近年來,ST南化的經營每況愈下,其2017年報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非標”審計意見,這與其子公司南寧綠洲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綠洲化工)有關。作為ST南化的大型氯堿化工項目實施主體,綠洲化工成立于2007年7月,ST南化持股51%。
長期關注廣西化工行業的分析師李振向記者分析稱,彼時廣西區域的氯堿市場需求強勁,投資建設綠洲化工,曾被ST南化寄予提振上市公司業績的厚望。
而自2009年下半年,ST南化及其大股東南化集團的生產區實施整體搬遷以來,綠洲化工項目的建設便停滯不前。2013年9月,ST南化實施停產搬遷,搬遷工作推進未如預期;2015年,公司將涉及搬遷的資產轉讓給南化集團,并終止原有搬遷項目建設。目前,ST南化已無生產經營性資產,僅從事貿易經營。
綠洲化工因建設用地未能如期交付,籌建工作進展緩慢,不能按期建成投產,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會計師事務所也因此為ST南化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其他事項段或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年報顯示,綠洲化工2017年末資產總額為3.61億元(占合并報表資產總額47.81%),負債總額4.80億元(占合并報表負債總額83.98%),凈資產為負1.19億元。
陷入停滯的綠洲化工也成為ST南化的業績包袱,為剝離綠洲化工資產,ST南化分別在2016年10月和2017年10月兩度擬轉讓綠洲化工51%股權至公司控股股東南寧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不過均被股東大會否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