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紙退市令,生生將*ST吉恩的約60億元定增資金“悶殺”在A股中。盡管限售期已滿,但復牌后短暫的退市整理期中,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這批定增資金才有奪路而逃的機會?中證君無法估算,想想都覺得脊背陣陣發寒!
但記者可以想象的是,*ST吉恩不會成為定增被“悶殺”的孤例。眼見著退市的大浪涌起,類似于*ST吉恩這樣,定增資金因“退市令”而深陷雷區,有可能從個案發展成為一種現象,首當其沖的,就是已經披星戴帽的*ST公司。
記者用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粗粗統計了一下發現,至少有10家*ST公司中,按定增發行價計算,合計超過百億元的巨資尚未解禁。而這10家*ST公司中,除了停牌中的*ST工新停牌前股價高于定增價格外,其余9家公司的定增價格均與二級市場價格大幅倒掛,按5月28日收盤價計算,浮虧已接近50億元!
讓這過百億元定增資金頗為緊張的是,兩大交易所近日紛紛發出“退市令”,隱隱有掀開一輪退市大潮的意味。考慮到今年以來監管層的表態,嚴格退市制度的執行已是大勢所趨,符合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的“保殼”之路會愈發艱難。作為披星戴帽的*ST公司,無疑會成為此輪退市潮的先鋒。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統計顯示,截至今日,兩市共有59家*ST公司,它們是不折不扣的退市高危群體。
仔細觀察上表中的10家*ST公司,除了*ST寶鼎外,其余9家*ST公司今年一季報均出現虧損,如果這個趨勢延續下去,暫停上市以及退市在所難免。此外,*ST東凌、*ST巴士、*ST龍力、*ST保千、*ST信通和*ST工新等6家上市公司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退市風險陡然大增。對于巨資定增的投資者來說,這些公司的退市風險之大,約50億元的浮虧可能還遠遠不是盡頭。
以凈資產為負的*ST保千為例,突然爆出的巨額虧損讓公司瞬間陷入了泥潭,被披星戴帽之前股價便一路暴跌,截至今日收盤,1.35元的股價相較于14.86元的定增價格跌去九成,雖然未解禁的定增股份僅有1338.36萬股,但浮虧已經達到1.8億元!照目前股價下跌的趨勢,虧損還會進一步擴大。
在上表中,定增金額高達約36億元的*ST東凌,由于會計師事務所對其2017 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年報披露后,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截至今日收盤,二級市場股價已經比定增價縮水了超過五成,定增資金浮虧額高達近22億元。
更糟糕的是,*ST東凌的定增是以注入資產的方式實現的,交易對方對標的資產作出業績承諾。但注入資產中農國際2017 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474.13萬元,較此前承諾的中農國際2017 年度預測凈利潤4.515億元整整少了4.27億元,完成比例僅為5.48%。這不僅引來了深交所的問詢函,也陡然增加了*ST東凌的退市風險,這筆巨額定增解禁后的前景撲朔迷離。
市場是敏感的。在退市大潮悄然來襲之時,投資者對于個股退市風險的警惕性與日俱增,*ST個股則是跌跌不休。今日,*ST巴士、*ST龍力、*ST信通均以跌停板報收,三者的未解禁定增股合計虧損額已經超過20億元。其中,5月29日有959.29萬定增股解禁的*ST龍力,更是開盤后便一字封住跌停板。
但記者還是要鄭重地提醒投資者,莫以為“悶殺”定增股份的行為,只會出現在*ST公司之中。請注意:在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隨后,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將被強制退市。
這意味著,就算表面上財報花團錦簇,但如果爆出了重大違法行為,強制退市也有可能讓參與此類公司定增的資金被無情“悶殺”!市場是無情的,君不見,被*ST吉恩“悶殺”的60億定增資金,在退市令下發前,仍有定增資金幻想通過大宗交易和在二級市場中減虧,但最后恐怕只能是黃粱一夢。
其實,老股民們很清楚,辣么多的*ST公司,當年也曾是叱詫風云的明星股、成長股,但退潮時無法掩蓋自己裸泳的事實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