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晚間,光線傳媒發布公告表示,將以33.1704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20%的股份出售給林芝騰訊。
此次交易后,加上騰訊旗下公司世紀凱旋所持有新麗傳媒的4.08%股權,騰訊共持有新麗傳媒31.72%股權。與新麗傳媒董事長、第一大股東曹華益33.31%的持股相比,僅低了1.59%。
這一筆生意對三方意味著什么?
在IPO上屢屢受挫的新麗傳媒宣布放棄IPO。不過,有了騰訊的加持,其在資金已經找到了有力的支持。
對于光線而言,公告顯示,經初步測算,就本次交易公司將取得的投資收益約為22.66億元(未扣除所得稅)。從光線2017年業績快報數據來看,這是其全年凈利潤的3倍。此外,光線于同日與新麗傳媒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雖不再持有股權,卻不會停止在業務上的合作。
購入股權后,在文娛領域涉足頗深的騰訊將與新麗傳媒展開業務層面的合作。騰訊集團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表示,在騰訊生態中,基于過去六年中對于泛娛樂戰略的堅持推行,既有包括游戲、音樂、文學、動漫、電競在內的全面IP培育平臺,又有涵蓋海量用戶的在線視頻平臺和電影票務平臺。新麗傳媒有持續制作頭部影視內容的能力,后續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資源,深入合作,為行業帶來更多口碑式作品。
放棄IPO
公告發出當晚,騰訊集團就公開表示,由于排隊企業眾多,上市等待期較長。因種種不確定因素和公司發展戰略考慮,新麗傳媒決定暫時放棄A股IPO,并表示正在積極幫助老股東尋求退出方式。
“此時騰訊加入不僅可以解決老股轉讓問題,穩定股權結構;更將加深雙方合作,為行業帶來更多口碑式作品。”
第二天,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便對媒體確認了這一消息,明確表示將放棄IPO計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記者分析,新麗傳媒放棄IPO,一方面因為近期監管風向對影視企業IPO并不有利;另一方面因為引入不差錢的騰訊后,在影視投資與制作上新麗傳媒可以有充分資金支持,所以除了股東變現外,IPO的緊迫性降低。
實際上,早在監管限制影視公司IPO之前,新麗傳媒就已在IPO上屢屢受挫。
2012年,新麗傳媒首次提出IPO申請,卻于2014年1月宣布中止IPO;2014年7月,新麗傳媒再度披露了最新的招股書。2015年4月7日,新麗傳媒等4家企業在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中被抽中,進行質量檢查,IPO再次終止。2017年2月,新麗傳媒再度申請IPO,卻再度受阻。
2013年10月,光線傳媒以8.29億元的價格,從新麗傳媒第二大股東王子文手中購買其所持有的27.64%股權。當時,新麗傳媒估值約30億。4年多后,光線以33億元價格將這部分股權轉讓給騰訊,此時,新麗傳媒估值已達120億。
這或許是新麗傳媒IPO屢屢受阻的原因之一,即與光線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此外,其2017年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負債總額從2012年的3.96億元,變為2016年的14.69億元;光線傳媒出售資產公告顯示,2017年,新麗傳媒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3.1億元。這都給其上市之路帶來了巨大阻力。
不過,持有新麗傳媒股份期間,新麗傳媒2014—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1.17億元、1.56億元、3.49億元;其營業收入更是從4.43億增長至16.7億元。
“對于光線而言,一方面在新麗傳媒IPO擱置的背景下,轉讓的投資收益不錯,也卸掉了一個同行業競爭的負擔;另一方面可以收回資金再布局自己的業務。”沈萌說。
的確,單筆交易的收入達到光線2017年凈利潤的3倍,獲得大筆收益的同時,也并未失去其合作初衷。2013年購入股權時,光線曾表示意在“可以加強公司在電視劇領域的戰略布局”。轉讓股權,并非調整電視劇發展戰略。
光線發布的戰略合作公告內容顯示,雙方將在IP開發、影視制作、宣傳發行等多領域合作,“雙方開展影視劇項目合作的數量為每年電影及電視劇各1部, 一方可在另一方提供的影視劇項目合作中享有不低于10%的投資權。”
同時,光線還于當天發布了另一則投資公告。宣布以自有資金出資人民幣3000萬元,認購藍白紅影業新增的注冊資本人民幣15萬元,增資完成后,光線影業取得藍白紅影業6.25%的股權。后者為《紅海行動》出品方之一。
“利用優勢資源”
與騰訊日后的合作空間,是此次股權轉讓的最大看點之一。
業務方面,新麗傳媒主營影視劇內容及其衍生產品的投資、制作和運營,產品形態主要為電視劇和電影。并立志構建“精品影視內容創作運營平臺”。出品了《辣媽正傳》《虎媽貓爸》《北京愛情故事》等影視劇,并參與出品了《煎餅俠》《夏洛特煩惱》《火鍋英雄》等影片。近三年經營穩健,業績良好。
2017年,出品大熱劇《我的前半生》,與陳凱歌合作電影《妖貓傳》,并投資出品電影《羞羞的鐵拳》等,均為2017年最頭部的作品,在業內有著不俗的表現。
騰訊則是文娛產業中最重要的巨頭公司之一。上周,騰訊曾連續投資了斗魚、虎牙直播兩大直播平臺;一周后,又以33億入股新麗傳媒。
除了財務考慮,騰訊更看中的或許是通過資本反哺業務,與其旗下業務領域巨大的合作空間和機會。
在騰訊的文娛生態中,與新麗傳媒可直接產生業務合作的包括騰訊視頻、騰訊影業、企鵝影視、閱文集團等。
合作空間或許從雙方已公開的項目《慶余年》中可窺探一二。去年,騰訊影業發布其自制項目《慶余年》,并與新麗傳媒形成戰略合作,新麗傳媒因此成為《慶余年》的聯合制作方。此外,新麗傳媒通過簽約模式深度綁定了一批編劇人才,將擔任《慶余年》的編劇工作。雙方還將在《贅婿》、《我真是大明星》中形成合作。
騰訊互娛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認投新麗傳媒跟騰訊影業無直接關系,但“新麗傳媒成長迅速,一直處于行業領頭地位,騰訊也在積極尋求增持機會。”
此外,新麗傳媒一位內部人士曾對記者表示,新麗出品的大劇《如懿傳》將于今年播出,騰訊視頻為其網絡播放平臺。
目前,騰訊視頻正處在業務上升的重要階段,視頻平臺市場格局已形成了優愛騰三分天下的局面。在需要繼續擴大市場的當下,頭部影視版權和自制頭部內容的能力,成為了當下視頻網站最核心的能力,也是三家目前最重要的著力點之一。
作為國內電視劇制作的頭部公司之一,與新麗傳媒的股權合作,為騰訊視頻獲得更多獨家版權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騰訊系公司補充其自制原創能力、產出更多自制內容提供了支持。
對于內容提供者新麗傳媒而言,騰訊擁有行業內最頭部的渠道和數據,這對其未來的支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