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 10:04 | 來源:未知 | 作者:吳君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月30日晚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12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產品的大數據。
但是,在經歷去杠桿、去通道以后,2017年底資管機構備案產品數量和規模有所回升。
去通道繼續 2017年資管規模縮水4.43萬億元
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證券公司資管業務、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合計29.03萬億元,較2017年11月底減少7952億元,跌幅為2.67%;同時,2017年的總規模較2016年底大幅縮水4.43萬億元,跌幅高達13.24%。
其中,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下降最厲害,到2017年底為7.31萬億元,比2016年底減少了3.19萬億元,降幅高達30.38%。
其次,2017年底證券公司資管業務規模為16.54萬億元,比2016年底減少1.04萬億元,降幅為5.92%。
另外,2017年底期貨公司資管業務規模為2146億元,較2016年底減少646億元,降幅達到23.14%;而2017年底基金公司專戶業務規模為4.96萬億元,比2016年底僅減少0.14萬億元,降幅為2.75%。
業內人士認為,在金融監管加強的背景下,近年來去通道、去杠桿是資管行業的主旋律。在《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發布以后,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持續縮水,不規范的產品到期后被清理,導致兩者規模不可避免出現大幅下降。這也將倒逼券商、子公司回歸資產管理、主動管理的主業,從長期來看,有利于資管行業健康發展。
同時,協會數據也顯示,到2017年底,這些存續資管產品中,一對多(集合)產品規模4.26萬億元,占比14.7%;一對一(定向)產品規模24.74萬億元,占比85.3%。
2017年底備案產品數量、規模雙回升
協會也公布了2017年12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資管產品備案情況。數據顯示,12月1日-12月31日,共備案1572只產品,設立規模2792.02億元,較2017年11月增加1160.99億元,環比增長70.12%。從2017年各個月的情況來看,在經歷3月備案高峰后,設立規模出現震蕩下跌,最少是2017年10月僅為1336.79億元,然后備案產品數量、規模逐步回升,12月漲幅較大。
具體來看,2017年12月,證券公司備案產品數量最多,達到714只,設立規模為1182.65億元,占比42.36%;同時,基金子公司設立規模最大,高達1219.66億元,占比43.68%,備案產品為337只;另外,基金公司備案了215只產品,設立規模為344.54億元,占比12.34%;期貨公司備案了306只產品,設立規模為45.17億元,占比僅為1.62%。
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歷去杠桿、去通道的行業洗牌之后,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資管機構的業務呈現回暖態勢,而且是從重視“數量”轉向重視“質量”。
另外,按照產品類型劃分,一對一產品共938只,設立規模2130.68億元,占比76.31%;一對多產品共634只,設立規模661.34億元,占比23.69%。
按照投資類型劃分(不包含券商定向合同),股票類產品74只,設立規模160.5億元;混合類產品304只,設立規模263.34億元;固定收益類產品196只,設立規模233.32億元;其他類產品247只,設立規模298.87億元;非標類產品218只,設立規模907.32億元。
券商資管規模超萬億有1家
最后來看看資管機構的管理人的規模分布情況。
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證券公司資管管理規模主要集中在100-2000億元,基金公司專戶管理規模主要集中在0-300億元,基金子公司專戶管理規模主要集中在100-1000億元,期貨公司資管管理規模主要集中在0-5億元。
在97家券商中,已經有規模超過1萬億的公司1家,超過5000億不到1萬億的有7家,都是業內的標桿。同時,券商資管的規模集中分布在100-500億、1000-2000億,分布是27家、23家。
從協會二季度披露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的月均規模來看,規模在1萬億以上的只有中信證券(21.500,-0.13, -0.60%)一家,為19139.94億。
在78家基金子公司中,數量最多的是500-1000億、100-300億兩段,均為17家,其次是1000-3000億有14家;而資管規模在3000-5000億的有7家,是業內比較大的機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