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風得意的公私募基金經理,近期暗地里尋找2018年的新歡。近一個月,公私募基金經理密集調研在過去兩年內被扔在角落里的超跌股和滯漲股。
做多情緒助陣新年行情
因為2017年成功捕獲了藍籌白馬股,基金經理作為專業投資者的身份再度得到了市場認可。在2018年A股開市后的幾個交易日里,中小創板塊活躍度明顯提升,其中包括在過去數年被市場忽視的個股和板塊。A股市場風格自去年11月底開始發生微妙變化,至今已有一個月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可能是機構投資者等待、觀察、研究的時間。
在過去一周的行情中,成長股的話題成為2018年開年投資的關鍵詞。從記者最近的調研采訪中也印證了部分公私募基金的操作傾向——基金經理們加大了對過去幾年滯漲超跌的彈性品種的配置力度,其中主要包括偏成長類型的品種和板塊。一個有意思的信息是,在2017年11月底,一位明星私募基金經理詢問起游戲板塊的某些用戶偏好,而游戲板塊已經被市場拋棄兩年。在部分人士看來,重提游戲板塊原因有二:一是這段時間“吃雞游戲”盛行;二是游戲板塊超跌。
“其實,中小創板塊去年11月底就開始變得活躍起來。這是一個信號。”博時創業成長基金經理韓茂華告訴記者,A股成長和(港股00001)價值兩種風格的股票性價比在2017年底這個時間段發生了變化,前者加速下跌,而后者加速上漲,導致傳統價值公司和中小創公司的性價比進入另一個臨界點。
安信專戶投資經理謝德康也關注到了這種微妙變化。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坦言,2018年1月份需要密切關注中小創上漲的持續性。他認為,這種上漲可能是逐步積累起來,需特別關注那些因為風格和情緒招致錯殺的股票,這些公司在2018年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比較好的超額收益。
基金經理密切關注中小創公司凸顯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融通基金最近認為,2018年1月為相對較佳的做多窗口。該公司分析稱,其一,流動性緊張狀況暫時緩和。經過2017年11月至12月的流動性緊張以及隨之出現的A股調整,市場迎來喘息窗口期。其二,1月信貸歷來投放大,定向降準導致流動性相對寬裕,市場情緒由此得到舒緩。
基金瞄準三大滯漲板塊
上市公司披露的基金調研信息,則直接透露出基金最近一段時間的關注方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偏成長風格的公司少人調研。而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內,有三個板塊成為基金調研關注的對象,分別是電子信息、傳媒互聯網、工程機械。
以傳媒互聯網領域為例,僅2017年12月就有招商證券(18.560, 0.01, 0.05%)(港股06099)調研華誼嘉信(7.800, 0.00, 0.00%),銀華基金、諾安基金調研金科文化(11.050, -0.07, -0.63%),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調研三七互娛(19.650, -0.05, -0.25%),天弘基金、長城基金調研星輝娛樂(6.250, -0.02, -0.32%),東吳基金、浦銀安盛基金調研注入芒果TV資產的創業板公司快樂購(30.980, 0.38, 1.24%),新華基金、方正富邦基金調研掌趣科技(5.730, -0.03, -0.52%),國泰證券、興業證券(7.520, 0.01, 0.13%)組織調研朗瑪信息(24.660, -0.26, -1.04%),匯添富基金調研生意寶(34.320, -0.20, -0.58%),私募基金調研幸福藍海(13.650, 0.01, 0.07%),上投摩根基金調研焦點科技(21.960, -0.04, -0.18%)。此外,聯絡互動(7.720, -0.03, -0.39%)、銀之杰(13.270, -0.09, -0.67%)、旋極信息(14.230, -0.04, -0.28%)、華數傳媒(11.400, 0.00, 0.00%)、億聯網絡(131.320, 0.31, 0.24%)也成為基金、私募的調研對象。
“A股在2018年一季度出現風格切換的概率非常大。”博時基金的基金經理桂征輝認為,2017年消費與大盤行情步入尾聲,經濟轉型帶來的成長估值修復有望出現。另外,創新是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高技術產業將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而在具體關注的板塊上,他認為,與傳媒互聯網相關的現代服務業、計算機板塊,以及高端裝備和電子信息板塊會成為2018年A股結構性投資機會。
如桂征輝判斷的那樣,除了傳媒互聯網板塊,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板塊也成為基金去年12月密集調研的對象。高端裝備板塊和電子信息板塊雖然談不上超跌,但與2017年的消費股行情相比,這兩個板塊表現滯后,在過去一年中,也從未在話題上成為機構的“頭條”。
尤其是高端裝備板塊中的工程機械行業,淡出基金投資視野已經多年。2011年之后,工程機械板塊的利空不斷,僅僅是在2015年借著牛市的機會有所表現。但牛市結束后,工程機械板塊的股價再度被打回原形。隨著基建投資高峰的過去,基金經理失去了對該板塊的投資興趣。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由于工程機械板塊從過熱走到過冷,行業景氣度迅速下降反而成就了工程機械板塊。國海證券(5.050, 0.00, 0.00%)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經歷了2012年至2016年的長時間低迷后,原先工程機械板塊的許多參與者退出了市場,該板塊的工程機械品牌大量減少,國產龍頭積聚效應顯著提升,同時順應“一帶一路”建設的利好,工程機械板塊在逐步復蘇。
從過去一個月的調研記錄看,大成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集體調研了徐工機械(4.800, -0.08, -1.64%),華泰證券(19.970, 0.17, 0.86%)調研了山河智能(7.640, -0.07, -0.91%),而中聯重科(4.670, 0.01, 0.21%)(港股01157)在去年底的最后一周內兩次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其中包括農銀匯理基金。從股價表現看,先是三一重工(9.780, -0.10, -1.01%)自去年三季度末開始緩慢上漲,股價滯漲的徐工機械則從去年12月底開始爆發,深圳地區的三大基金公司集體調研徐工機械或是有備而來。從2017年12月1日至今,徐工機械股價漲幅達25%。
滯漲股中或有潛在藍籌
上述公私募基金在2017年最后一個月扎堆調研傳媒互聯網、工程機械、電子信息這三大股價滯漲和機構低配的板塊,表明基金對2018年一季度的投資方向已劍有所指。
景順長城基金在2018年開年推出主打中小盤的景順長城小盤量化基金,表明了公司對新年A股市場風格切換的預期。景順長城基金公司認為,截至2017年12月1日,中證1000指數(7181.0218, -7.27, -0.10%)市盈率約為40倍,大幅低于歷史均值71倍,處于該指數發布以來的最低水平。從近5年的估值水平看,大盤價值風格的滬深300、上證50指數(2956.3906, 8.63, 0.29%)已經超越歷史均值,中小盤成長風格的中證500、創業板指估值略低于歷史均值。無論從市場橫向比較,還是對比自身歷史水平,中證1000指數估值均處于明顯低估。
“2018年一季度的關注點是內需和超級成長股。”平安大華基金在日前發布的一季度投資策略報告中強調,A股市場未來的核心投資邏輯是抓住大國崛起背景下優質資產的投資機遇,中國的核心資產將吸引全球資金配置。隨著配置型資金的大舉建倉,未來“超級”成長股可能出現在符合中國產業升級轉型趨勢的細分領域。平安大華基金未來的整體配置思路為精選中國優質資產,配置方向緊跟中國經濟發展從“量”到“質”的變化趨勢,重點關注制造業升級趨勢中的優勢領域和消費升級帶來的內需機會。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