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聯想集團(00992.HK)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摩托羅拉(北京)移動技術有限公司訂立一份股權轉讓及框架協議,向國開新城(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售聯想移動通信軟件(武漢)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及若干負債,總代價約為人民幣12.4億元。
對于出售地產業務,聯想集團表示,“聯想集團一直在考慮如何通過釋放非核心業務來提高股東的回報,以便為未來進一步投資,提高公司競爭力并推動公司的盈利增長。今天的公告與這一戰略是一致的。”
聯想的脈絡很清晰,就是把與主業無關的業務全部出售掉,既可以回籠資金,又可以集中精力做主業。
但聯想的主業做的如何呢?根據目前的報道來看,移動業務和PC業務是其主業。11月2日,聯想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稅前利潤達到3500萬美元,由于稅收抵免,凈利潤達到1.53億美元。營收恢復增長,同比增長5%。但聯想手機業務的收入為20.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6%;與此同時,其虧損達到1.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4億美元,擴大了16%。
不過這1.32億美元的盈利中,有多少是實打實的效益,有多少是出售資產獲的呢?
賣子賣房,做靚報表還是回歸主業?
從2016年開始,聯想出售地產及地產公司股權已經達到194億元。聯想出售的武漢公司的主要資產是房產。據公告披露,上述出售公司的主要資產為一幅地塊及其上一幢名為聯想武漢研發基地的寫字樓。該樓正在建造中,將于2018年竣工。出售所得款項計劃將用作一般公司用途,董事會認為出售將優化固定資產及改善現金流量狀況。
因此該消息一出,市場上便有聲音說,聯想又在賣樓了。聯想頻頻賣樓,一定程度上是否為了讓年度財報好看一點?
如果創辦細看看這兩年聯想的動作就會發現,聯想出售了好多資產。
2016年5月30日,聯想集團以10.2億元將旗下聯創嘉業的 100% 股權出售給海淀區國資委。
2017 年 3 月16 日,將豐聯酒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老白干酒(600559.SH) 。
豐聯酒業旗下擁有文王酒業、板城酒業等4家酒企,其控股股東為佳沃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想控股,03396.HK)。為收購這4家酒企,聯想控股共花費30億元人民幣,但業界傳此次轉讓價僅為15億元,可謂半賣半送。在業界人士看來,這在某種意義上寓示著聯想控股在白酒產業投資上的失敗。
那么,聯想控股的成績如何呢?根據聯想控股公告披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豐聯白酒業務收入11.21億元,比2013年減少13.6%,凈利潤虧損為8.53億元。2015年,豐聯酒業實現營收11.87億元,凈利潤虧損7300萬元。
不過,到了2016年上半年,豐聯酒業實現營收5.68億元,盡管下滑9%,但凈利潤終于實現扭虧,凈利潤1300萬元。
3月1日晚間,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聯想集團將天津博聯投資旗下的北京融智瑞豐30%的股權和債權,總代價為人民幣7億元;成都聯創融錦49%的股權,總代價為16億元出售給融創中國。
而在2016年9月18日晚間,融創中國公告已收購這幾家公司的大部分權益。總代價約為人民幣137.88億元。這次收購,可以說是完全收購了聯想旗下的地產業務。
作為聯想控股在房地產行業的全資子公司,融科智地的發展并不太好。該公司成立于2001年,聯想控股財報顯示,從2012年至2014年,聯想的地產板塊營業收入從75.35億元發展到114.98億元,但利潤卻從17.35億元降至9.83億元;凈利潤率從23%降至8.50%。
何時擺脫并購做大的怪圈?
2004年,聯想集團收購IBM全球PC業務,使聯想一躍躋身世界500強,并躍到了技術的頂層。或許是嘗到了并購的甜頭,聯想在并購上一發不可收拾,2014年,聯想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購買摩托羅拉移動業務。2017年11月初,聯想宣布以2.24億美元的價格控股富士通的個人電腦業務,以穩固自身在個人電腦領域的地位。
2015年2月,聯想在收購摩托羅拉后,就將該項目落子武漢,聯想還在東湖保稅區設立摩托羅拉運營中心(MOC)
但此時聯想的移動業務已經讓高層不滿。
2016年1月29日的聯想年會上,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如是說,“聯想落后了,落后主要體現在移動業務的落后。由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使得我們所處行業的主要業務、PC業務的規模實際被壓縮,而我們集團的新業務,手機、服務器、互聯網服務等,和我們自己的當量,和社會地位相比,尚不匹配。”
柳傳志這一講話的背景是,從2014年中期開始,電信運營商陸陸續續從手機采購市場撤出,也調整了對終端的補貼政策,受此影響,聯想慢慢失去了運營商渠道優勢。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小米、OPPO、vivo和華為等廠商通過各種營銷方式和技術優勢迅速占領市場,聯想的市場逐漸被蠶食。
11月2日,聯想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聯想手機業務的收入為20.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6%;與此同時,其虧損達到1.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4億美元,擴大了16%。
此前聯想公關部相關人士接天祿君采訪時表示:“聯想并購了許多大企業,正在消化過程中,等理順內部關系、消化了并購的企業后,我們的發展就會追上來。聯想不是一味地盯著短期的利潤,楊元慶還是有信心能做好的。,聯想2004年收購了IBM的PC業務,到2009年才消化完成,建成一個溝通無礙的團隊,這個過程用了5年。現在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同樣需要時間來消化。”
收購富士通個人PC業務后,聯想重回全球PC老大的位置,并且公布了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第二季度業績,聯想告別了上個財季運營虧損局面,實現快速扭虧為盈,稅前利潤達到3500萬美元,由于稅收抵免,凈利潤達到1.53億美元。營收恢復增長,同比增長5%。
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其手機業務同比增長60%,一改此前連續下滑的頹勢,似乎正迎來復蘇的機會。
或許是并購起了作用。據天祿君了解,借助摩托羅拉在北美的優勢,聯想在北美等市場發展迅速。今年聯想集團手機業務進行重大重組,宣布旗下ZUK、樂檬等眾多品牌停止服務,并只留下摩托羅拉品牌。
讀者這不僅要問,聯想電腦稱雄全球靠的是IBM的筆記本電腦,而手機也只保留摩托羅拉,他自身有什么優勢呢?
業內人士一直質疑,聯想是貿易起家,而楊元慶也是銷售出身,這樣的企業里這樣的領導人,對研發或許不重視。并且楊元慶受人詬病的還有超過億元的年薪。
艾媒咨詢董事長張毅告訴天祿財經(ID:tianlucaijingshe):“聯想一直在通過并購做大,真正內生的增長并不強。騰訊、阿里都是大體量,內部創新和孵化能力都很強,而聯想在技術創新上的落后,導致其內生的能量變弱,相比華為,聯想這個問題更明顯。聯想若不了解依然走不出并購做大、落后再并購做大的怪圈。也會遠遠被騰訊、華為等大公司甩在后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