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09:05 | 來源:未知 | 作者: 肖瑋 武媛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經歷了高層換人、被剝離上市公司等變動后,長城葡萄酒又開始對產品線“動刀”。
大批淘汰低效產品
11月13日,中糧酒業長城葡萄酒事業部以“長城產品管理字〔2017〕1號”的形式下發通知稱,為順應葡萄酒消費升級趨勢,滿足消費者對優質產品的需求,改善消費者體驗,提升消費者價值,夯實長城葡萄酒“國酒”品牌定位,長城葡萄酒將全面梳理長城葡萄酒產品線,淘汰部分低效無效產品。
通知顯示,長城葡萄酒SKU多達1061個,首輪淘汰407個,約占總數近40%,共涉及桑干酒莊、云漠酒莊、長城天賦、沙城工廠、昌黎工廠和蓬萊工廠五個酒莊。其中,沙城工廠聚焦“長城五星葡萄酒”,重點淘汰年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產品,淘汰數量為123個;桑干酒莊則聚焦“桑干酒莊特別珍藏西拉干紅”,300元以下的桑干印象系列、客戶包標定制產品均被淘汰;云漠酒莊淘汰34個,包括“陽光坡地”、“沙狐B版”等系列;長城天賦淘汰41個,包括“酒店版”、客戶包標定制等產品;蓬萊工廠及昌黎工廠分別淘汰59個、101個,淘汰標準均為年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產品。
長城葡萄酒事業部同時指出,對于淘汰的SKU,即日起不再采購包材,現有包材消化完畢后不再生產;各大區和工廠、酒莊統計淘汰產品成品庫存,本著不退貨、不擾亂市場秩序的原則快速消化,安排專人對口負責,月度追蹤消化進度。該事業部強調,此次調整僅為第一階段,未來還將有后續調整政策出臺。
值得一提的是,這既是中糧名莊薈總經理李士祎于今年9月兼任長城葡萄酒事業部總經理后,首次對品牌進行“動刀”,同時也是長城葡萄酒近幾年中力度最大的一次瘦身。針對長城葡萄酒后續的產品調整動向,北京商報記者采訪該公司內部工作人員,除肯定該通知文件真實性后,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詳情。
業績連續虧損30個月
在中國葡萄酒市場,長城葡萄酒是僅次于張裕的市場“老二”,屬于中國葡萄酒品類中的“金字招牌”。然而“國宴用酒”的光環難掩市場慘淡。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食品國內葡萄酒業務連續虧損長達30個月,2015-2017年上半年,除稅前虧損分別為2.41億港元、1.67億港元、4.09億港元。且2011-2016年,中國食品國產葡萄酒業務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11%。
2016年起,長城葡萄酒通過提高出廠價、取代低端產品銷售等舉措,強化和優化產品結構,推動產品聚焦。同年9月,長城葡萄酒正式發布品牌新戰略,將資源聚焦在“長城五星”暢銷單品上,實施大單品戰略,并推行品牌驅動、扁平聚焦的新營銷模式。但多種資源在手的長城葡萄酒始終難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當前葡萄酒市場消費升級,國產葡萄酒整體處于調整期。但長城葡萄酒業績增長乏力,除受宏觀環境影響外,也與企業內部運營模式息息相關。據了解,由于長城葡萄酒早期自有強勢產品缺失,為達到在全國市場賣好的目標,該公司為經銷商劃定特定銷售區域,并授權產品運營。壟斷區域、壟斷產品以及超額利潤吸引眾多經銷商入局。
近幾年由于長城葡萄酒一直實行大客戶制度,買斷包銷產品成為主力,嚴重稀釋了長城葡萄酒品牌價值。自2008年起,長城葡萄酒雖然先后推出桑干、天賦葡園等自營產品,以期重建市場優勢,強化自有品牌影響力,但至今收效甚微。此外,長城葡萄酒將部分產品運營交由經銷商負責,市場精細化運作力度不夠,廠家掌控力能力較差。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長城葡萄酒始終難走出發展疲軟的窘境。
恐引發短期陣痛
“其實一直以來,整合和分治是困擾長城葡萄酒的一大問題。在此前產品銷量較大的情況下,大規模削減SKU對其經銷商的影響較大。同時在產品盈利與銷量有限的情況下,淘汰部分低回報產品會對長城葡萄酒業績造成短期陣痛”,葡萄酒營銷專家李欣新說道。
資料顯示,中國的葡萄酒消費者近半數集中于100-300元的中低端消費市場,800元以上的高端葡萄酒消費人群僅占11.1%。實際上,由于減少低端產品,長城葡萄酒低價位產品2017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大幅下滑22.9%,直接導致公司銷售收入整體下滑8%。
在長城集中清理低價位產品的同時,北京商報記者從長城葡萄酒天貓旗艦店了解到,此次淘汰的產品大部分都未在線上銷售。而該品牌22款暢銷葡萄酒中,累計銷量在1000例以上的產品,平均每瓶的價格區間在26-75元之間。累計銷量在1萬例以上的暢銷葡萄酒僅有5款,平均每瓶的價格區間在29-69元之間。可見長城葡萄酒目前被消費者所接受的產品仍聚集在中低端。
從長城葡萄酒的結構看來,此輪淘汰部分300元以下的中低端產品,難免對其業績再次造成一定打擊。
中國食品評論員朱丹蓬表示,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飄紅,國產葡萄酒品牌近幾年遭遇很大挑戰。長城葡萄酒短期內想要推進品牌定位,搶占中高端市場份額,在品牌價值、技術工藝以及宣傳推廣等方面還不具備充足條件。目前正處于銷售旺季,長城葡萄酒此時進行削減的時間節點比較好,可以采取促銷和補貼政策加速低回報低端SKU庫存產品的消化。但促銷過程中要注意維護經銷商的信心和利潤,避免大量產品低價銷售對長城葡萄酒的品牌形象和認知形成傷害。
李欣新則認為,長城葡萄酒削減低回報的低端SKU并不是企業實現持續性發展的重點,立足宏觀品牌建設,均勻地對產品進行瘦身和梳理才是更妥善的做法。且未來企業應加強全品類產品的推出,增加高性價比的“親民”產品,實現均衡布局。此次砍掉40%低效SKU后,如何對剩余產品進行規劃定位,重新打造長城產品體系也應是長城葡萄酒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