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0 10:5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有消息稱,監管層近期召集部分機構座談,征詢對IPO、再融資、殼資源和新三板等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有消息稱,監管層近期召集部分機構座談,征詢對IPO、再融資、殼資源和新三板等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新三板的政策,消息稱未來2-3年,新三板創新層可能會拿出5%的掛牌企業進行連續競價交易。 今天買三板和您一起關注一下這件事情:
新三板再分層訴求:精選層瞄準財富效應
新三板再分層又現傳聞。有消息稱,監管層近期召集部分機構座談,征詢對IPO、再融資、殼資源和新三板等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新三板的政策,消息稱未來2-3年,新三板創新層可能會拿出5%的掛牌企業進行連續競價交易。
在新三板業界人士看來,拿出5%的掛牌企業進行連續競價交易,在一定意義上即是對新三板目前的層次再次進行劃分。實際上,相關傳聞和討論并不是此次座談會才提出的。據了解,2016年9月市場就有了這樣的討論,5%企業的比例即是精選層。
“據我了解,去年精選層的概念來自于某機構寫給監管層針對新三板發展的報告。精選層因為企業數量少,企業質量可以得到保障,企業的股權分散度也足夠,因此可以采用競價交易的交易方式,這樣的設想有一定的基礎支持。”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如果精選層出爐,或迄今為止新三板市場制度紅利最集中之地,優質的企業配大膽的政策。我覺得如果再次劃分精選層出來,競價交易以及投資者門檻降低等之前只存在于市場想像中的一些政策,很有可能都會被用在這一層次上。”
新三板2017年市場猜想
2016年被稱為新三板監管年,股轉系統發布了若干規范制度,并加大了對違反規定的市場參與者處罰力度。對于2017年,流動性是新三板的命脈,預計2017年股轉系統將推出一攬子措施提高市場流動性,創新層將成為改革的先行者。此外,新三板的市場地位將得到明晰,同時在優化交易機制、建立盤后大宗交易制度、公募基金入市以及綠色轉板試點方面有望獲得較大的突破。
隨著新三板發展環境逐漸向好,2017年市場回暖概率較大,將呈現出四大特點。由于增量資金有限,大批投資產品到期,預計將先抑后揚;同時凈化掛牌企業群體措施將加強,強制退市與主動退市疊加將使新三板企業數量增速放緩;創新層與基礎層企業差距將拉大;并購轉板浪潮來襲。
擬IPO概念投資策略探秘:遠離投資陷阱
近期新三板企業掀起一波IPO浪潮,成功過會、IPO申請獲受理、接受IPO輔導頻現,新三板企業“出走”步伐加快。相對于新三板,A股市場在流動性、估值等方面都更有優勢,這催生了一批企業從新三板退市擬IPO登陸A股市場。提前埋伏擬IPO概念的新三板股票,等待相關公司登陸中小創乃至主板,從兩個市場之間巨大估值差異中可獲得較大收益,這是押寶新三板“集郵”策略的邏輯。業內人士表示,在IPO套利邏輯下,除企業財務條件、行業成長性外,還需關注重要公告節點,并認清企業IPO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中科招商副總裁朱為繹認為,與PE投資擬上市公司相比,投資新三板IPO輔導備案企業有四個優勢:包括沒有更長的鎖定期;標的公司即使IPO被否,投資者還能通過新三板市場轉讓退出;掛牌企業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相對更規范;這些企業在新三板融到了足夠資金,能承受IPO排隊期間的資金壓力。不過,篩選投資標的并不容易。“賺錢機會不小,但申報IPO材料的企業中確有一些企業濫竽充數,遷址扶貧縣的企業質地也參差不齊。這種投資考驗真本事,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容易。”
招商證券一位保薦人提醒稱,投資者需注意IPO輔導期的時長問題。如公司輔導期過長(超過兩年),一方面可能存在難以解決的障礙,另一方面企業對IPO或許并沒有太重視。對于輔導期較長的新三板公司,可以從四個方面因素判斷其IPO是否靠譜。首先需要觀察財務是否穩健。其次,是否簽署了對賭協議,對賭協議是IPO審核的“雷區”。第三,大股東是否減持需要關注。第四,是否存在需要清理的三類股東。按照證監會要求,擬上市公司必須在申報前清理三類股東,包括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信托計劃。
對IPO概念“集郵”已成為新三板市場重要的投資策略之一,面對眾多擬IPO概念股,投資者需擦亮眼睛。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