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1 08:3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除了城鄉差異以外,家庭財富也存在著一定的地區差異。東部地區的家庭人均財富分別是西部和中部地區的252倍和144倍
1. 城里人財富是農村人的3.22倍
在中國,有“三座大山”幾乎從未真正消失過: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行業差別。盡管國家權威統計部門公布的官方“基尼系數”顯示近年來貧富差距有縮小趨勢,但上述“三座大山”卻始終巋然不動。
4月28日,一項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編制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44197元,其中城鎮家庭和農村家庭的人均財富分別為208317元和64780元。城鎮家庭的人均財富是農村家庭人均財富的3.22倍。
除了城鄉差異以外,家庭財富也存在著一定的地區差異。東部地區的家庭人均財富分別是西部和中部地區的2.52倍和1.44倍。
而從行業差別上,差距則更為顯著。在全國樣本中,戶主為單位或部門負責人的家庭的人均財富達到了314520元,而戶主為非技術工人或農民的家庭的人均財富僅為66625元,相差4.72倍。
2. 房產價值城鄉有別,財富差距被拉大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說的是上海浦東開發前,上海市城區居民的心態。這句話用來形容當今的城鄉差距是再合適不過了。農村的房子再好,配套的設施跟不上,現有的宅基地政策也不允許農宅像城里的商品房那樣進行轉賣。
經濟日報的調查顯示,從家庭財富的構成來看,房產凈值是家庭財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全國家庭的人均財富中,房產凈值的占比為65.61%;其中,城鎮的比例高出農村10個百分點。
調查數據稱,全國居民住房原值平均約為16萬元,其中城市居民擁有住房的原值約25萬元,農村居民擁有住房原值約為9萬元,前者約為后者的2.6倍。而在住房的現值方面,城鎮居民擁有住房的現值約為53萬元,農村居民擁有住房的現值約為15萬元。
綜合來看,城市居民的住房的價值上漲速度明顯高于農村住房。
3. 買車有什么用?城里人為享受,農村人跑生意
除了房子,最常常拿來衡量財富的可能就是車子了。
經濟日報社發布的報告顯示,全國家庭汽車擁有率達到了31.8%,每百戶調查家庭的汽車擁有量是39.8輛。其中,有3.48%的家庭用于兩輛及以上汽車。
全國儼然已經興起了一股汽車熱。但這股熱潮背后其實也有著明顯的城鄉差距:城市地區家庭汽車擁有率是37.86%,是農村家庭汽車擁有率的1.55倍。
城里人愛買車,不僅普及率甚于農村,買的車也比農村人買的車貴。城鎮居民家用汽車的人均估值是農村居民的3.20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城里人買車更注重便利和享受,在城市的有車家庭中,只有21.6%把車用來“跑生意”,而農村家庭則更有多達37.6%的有車家庭這么做。相比城里人,農村人顯然不僅僅把車當做享受的消費品,而是投入生產經營、來獲取收入。
4. 所有人都愛存錢,網點遍布農村的銀行更受歡迎
說完了房子、車子,再來看看“票子”。
中國人愛儲蓄可能是世人皆知。抽樣調查顯示,有超過30%的中國家庭把過去一年收入的20%以上進行儲蓄。
在儲蓄的主要原因上,城鄉家庭難得保持一致,位居首位的是“為子女教育做準備”,其后分別是“應付突發事件及醫療支出”、“為養老儲蓄做準備”、“不愿承擔投資風險”、“為購房或裝修做準備”等。
在城鄉家庭經常去辦理儲蓄業務的銀行中,網點遍布城鄉的中國農業銀行“拔得頭籌”,占到了24.52%,而主要網點位于城市的中國工商銀行屈居第二。看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理,“愛存不存”的“宇宙行”,領悟的可能還不是太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