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A股市場逐步回暖,各家私募的業績也出現分化,但總體來說較9月有所回升。其中債券類基金在貨幣寬松環境下整體表現相對穩健,近九成基金取得盈利;股票型基金雖然躲過了暴跌但也躲過暴漲,跑輸大盤;商品、期貨類基金則整體收益水平較低。
股票私募:躲過了暴跌也躲過了暴漲在經歷了暴跌期、平靜期之后,10月A股終于迎來久違的爆發期。受此影響,股票型私募基金整體收益回暖。根據萬得和私募排排網數據,在納入統計的5326只股票型私募中,4304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占比高達80.81%,一改過往三個月大面積虧損的頹靡狀況。股票型私募產品10月份月度平均收益5.15%,為6月份以來新高。
其中和興2號第7期”在10月當月收獲了220.22%的收益,該產品凈值在10月30日達2.7292元,自成立以來獲得了170.24%產品收益。而基金今年5月22日才剛剛成立。
興云投資則成為產品上榜數量最多的基金。在前十只高收益產品中,興云投資旗下共計4只產品上榜,分別是“興云廣發1號”、“興云彩虹1號”、“興云英財1號”、“興云聚富”,這四只產品的平均月度收益高達100.92%。
不過盡管私募整體業績好轉,但按照5.15%這個收益,私募行業業績跑輸了滬深300指數10.34%的漲幅,更遠遠跑輸了創業板指數19%的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九月份,私募整體是跑贏大勢的。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2585只股票策略產品平均下跌1.43%,跑贏滬深300指數的-4.86%。
業內人士分析,私募基金在九月份市場趨勢不明朗的情況下,總體倉位較低,從而一定程度規避了下跌風險,但輕倉是一把雙刃劍,在十月份凌厲的上漲行情中,倉位較輕的局面很難馬上扭轉,從而影響了私募整體收益。
“股市震蕩前,每次見私募基金經理總會先聊投資策略,股市震蕩后,見到他們的第一個話題,都變成風險管理。”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表示。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從多位私募基金人士了解到,隨著相關部門對股指期貨交易進行限倉,股票多頭型私募基金也放慢了引入量化投資的風控策略。
商品、期貨私募:小幅回暖截止2015年10月30日,期貨資管網數據中心統計的有持續業績記錄的期貨私募基金產品數量共計274只,其中10月份新增46只基金產品。在274只期貨私募基金產品中, 10月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共有154只,占56.41%;整體平均收益率為0.30%(9月為-0.4%)。
10月份的月度平均收益顯示,主觀策略產品業績明顯優于量化策略的產品。在273只有持續業績的期貨私募基金產品中,以量化交易策略為主的產品有177只,占比64.84%,本月平均收益率為0.06%(9月為-0.88%);主觀策略為主的產品共97只,占比35.53%,本月平均收益率為0.75%(9月為0.37%)。
本月排行榜第1名是林軍管理的“常然鴻凱1號”,在10月份獲利35.56%,該產品規模5000萬元,純期貨配置,成立于2015年5月16日,運作半年時間,最新凈值1.9859。在交易體系上,林軍運用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宏觀研究構建相結合的交易體系來運作。
本月排行榜第2名是由傳奇投資機構混沌投資王歆操作的“混沌價值一號”,該產品在10月份迎來了反彈,單月收益率23.54%,6月以來的股災讓混沌旗下多款產品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回撤,在市場回歸理性的過程中,混沌投資挽回部分損失,該產品成立于2014年7月22日,運行1年多,截至10月30日凈值1.7923;混沌旗下的另一款產品“混沌價值二號”在10月獲得了7.69%的單月收益。
可以發現,期貨行業整體收益水平處于較低的位置,期貨資管網總編楊志為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商品期貨市場已經連續下行,目前正處于筑底階段,價格波動小,交易量、持倉量低迷,而且有些交易品種已經跌到了歷史新低,目前行情實在很難盈利。”
楊志為還表示,在下半年,期貨私募市場又受到了多方面制度的限制:比如股指期貨的交易量、高頻交易,而且有量化交易軟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這讓不少期貨私募受到了很大影響,有些產品可能無法繼續運行。
債券類私募:絕大多數取得正收益10月份股市迎來反彈,投資者趨向股市的熱情回升,相應地,債券類私募產品發行的熱度似乎受到一定的影響。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10月份僅發行了6只債券型私募基金,發行規模為2.71億元。無論是從發行數量還是規模來看,均創今年新低。
不過隨著中國貨幣寬松趨勢的延續,債券牛市的格局還沒有改變,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界面新聞發現,77只債券類私募產品在10月份平均收獲了0.64%的收益,其中,85%以上的產品實現了正收益。
其中,“青騅投資增強收益債券型”繼9月份獲得5.25%的月度收益后,于10月份再次增長7.17%。該基金成立于2014年7月2日,系青騅投資固定收益領域的明星產品。該產品10月15日的凈值為1.3760元,累計收益達37.60%。
10月兩大利好給足了債市繼續前進的馬力,先有千億資金通過中期借貸便利得到流通釋放,再有央行“雙降”助推,因此市場對于資金的隱憂得到極大緩解。
總體而言,由于債券類私募產品的收益在10月份整體表現出眾,并且負收益產品數量有限,僅為11只。其中,僅有1只產品月度收益下滑超過1%。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