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論市:“4·19魔咒”失靈 A股或重回慢牛通道
全周總體呈高開低走后的震蕩反擊格局,盤中屢屢出現急速跳水后的快速反拉,給人以盤面很強跌不下去的感覺,市場主流情緒繼續看多
機構勾勒采掘業未來投資主線 基金持有4只概念股
業績為王”是當前市場主要選股思路,基金作為市場中較為穩健的投資工具,更側重于基本面良好的各行業龍頭企業,其所持有的個股往往長線投資機會較為顯著
平安基金一天十只產品"易主"公募人員流動加速藏隱憂
或許很難找到像公募基金這樣的行業,由于多年來中國公募行業長期打造“明星基金經理”,投資者購買一只基金產品常常因為“看中”某個基金經理
債券指數基金頻現百億爆款 機構投資者成幕后"金主"
如果不以話題流量作為評判標準,而是以首募規模來論,債券指數基金才是今年當之無愧的爆款。這類基金之所以缺乏關注度,是因為配置需求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散戶參與度較低
安信基金聶世林:近期關注地產后產業鏈、消費及新能源,全年市場仍存較大空間
現階段一是重點關注地產后產業鏈,雖然當前地產銷售增速相對較弱,但絕對量維持高位,開發商現金流相對寬松,竣工增速大概率會有所恢復,因此地產后產業鏈可能會相對有收益
可轉債發行規模超千億元 浦銀安盛看好可轉債配置機會
截止4月7日,可轉債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達到了19.3%,遠超其他債券類產品。據悉,浦銀安盛雙債增強基金將于4月15日起發行,主要瞄準可轉債與信用債的輪動投資機會,可在可轉債與信用債之間靈活配置,充分捕捉不同債券品種的投資機會,力爭實現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
招商基金:創業大盤是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板藍籌指數
4月18日,深交所發布創業板大盤指數(399293),指數簡稱“創業大盤”。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深交所意在打造深市創業板的藍籌股指,該指數有望塑造“深市新藍籌”。
“雙第一!”天弘基金經營利潤、為客戶盈利均居行業首位
4月18日晚,天弘基金第三大股東君正集團披露了2018年年報,其中天弘基金2018年的經營情況正式浮出水面,天弘基金營收破百億元,凈利潤突破30億元,為公募基金客戶創造收益578.43億元,多項數據均為行業第一。
可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 公募比拼主動定價能力
《指引》明確可參與發行人戰略配售的幾類投資者中,包括以公開募集方式設立,主要投資策略包括投資戰略配售股票,且以封閉方式運作的證券投資基金。
經濟逐步企穩,股債震蕩加劇 ——中信保誠基金3月經濟數據點評
隨著經濟逐步企穩,疊加豬周期下通脹預期抬升,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或將邊際收緊,央行減量續作MLF替代降準就是一個信號
金牛獎結果揭曉華安基金榮獲“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等5項大獎
一直以來,“金牛獎”被譽為基金行業的“奧斯卡”,華安基金榮獲“金牛基金管理公司”這一至高榮譽,其投資管理實力有目共睹。
輕擇時重選基華安養老2030成個人養老投資好選擇
當前,養老已成為我國重要民生問題,而領養老金等傳統方式或無法滿足養老需求。
從防御轉向進攻 公募基金經理投資心態生變
今年以來A股這波快速上漲行情中,多數公募基金并未從中獲得太大收益,主要因為在去年整體低迷的市場環境下,不少基金經理都在大幅減倉或控制倉位,以防范股指不斷下行的風險。
新貨基試點在即 短期或難有效嫁接需求
所謂浮動凈值型貨基,是指根據公允價值計量原則采取盯市制度核算、基金份額凈值不固定的貨幣基金產品。與傳統貨基相比,新貨基的最大區別是其估值方式由攤余成本法改為市值法。
21年基金創造利潤2.1萬億元 機構持有占比高達64.87%
2007年至2018年間,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從27725.62億元最高點下降至18140.09億元,減少了9586億元;但同期機構投資者持有基金從3919.83億元增長到33491.38億元,增加了29571.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