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億元資金追捧 科創主題基金一搶而空
上周一獲批,本周一售罄。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入市的節奏可謂迅速。資金追捧的熱度也相當驚人。據悉,上周五首發的易方達科技創新混合基金配售比例僅9.747474%。4月29...
60家基金公司去年賺211億元 銀行系迅速崛起
即便是去年市場行情不佳,華夏基金仍憑借著其龐大的市場份額站穩“凈利潤10億元”俱樂部:2018年全年,華夏基金實現營業收入37.33億元,同比下降4.6%;2018年華夏基金取得凈利潤11.4億元,同比下降16.63%。
又一私募冠軍隕落 新價值投資掌門人羅偉廣麻煩纏身
羅偉廣持股共青城納合誠投資的股權就被拍賣過,但后來撤回了。理由是申請執行人申請撤回,要求降價。而且,基金君發現,最初拍賣的價格并沒有折價
國企改革加速推進 農銀主題輪動混合、農銀工業4.0混合、農銀睿選混合
2019年,在國改“1+N”政策體系尤其是配套細化政策基本完善的基礎上,地方財政壓力加大和國企本身的改革進程交織,國企改革已實質步入深水區。
最大MSCI主題ETF基金上市交易 銀華基金打造入摩紅利分享利器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持續擴大對外開放,中國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逐步提高,投資于大中盤互聯互通優質股票的銀華MSCI中國A股ETF有望率先受益,成為外資在國內資本市場上的“風向標”。
6只科創板基金今日火爆開售 預計2100億元公募資金候場科創板
科創板基金的發行,意味著公募基金已經為科創板的推出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銀行客戶投資債基分歧加大
中債登相關數據顯示,商業銀行3月份大規模移倉政金債,主要因為國開債相對性價比提升和地方債擠壓配置規模。
不懼調整抓“大”放“小” 基金經理調倉路線圖曝光
在持股風格上,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將繼續參與業績和流動性支撐的大盤藍籌股機會,另外積極向績優中盤股尋求超額收益,以平衡風險與收益。
市場震蕩回調 基金倉位下降
債市方面,市場貨幣政策邊際收緊預期,使上周全周債市呈震蕩格局。短期內數據仍處真空期,預計債市仍將窄幅震蕩。
債基規模創新高 分級、保本退出歷史舞臺
基金在權益類投資領域優勢仍然明顯。
新規催生銀行理財子公司 基金走上差異化之路
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投資范圍、投資限制、銷售渠道上較基金公司具有天然優勢。
固收實力派三度問鼎“金基金” 浦銀安盛收獲債券投資回報公司大獎
浦銀安盛固定收益團隊是一支以投資人員為核心,債券研究、信用研究人員為支持的專家隊伍,歷經多輪債市牛熊,人員穩定性較強。團隊中的每位成員均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且有相關產品成熟運作經驗
信達澳銀和東吳“踩雷” 幾只債基面臨清盤
部分債券型基金因“踩雷”相關債券損失慘重。
去年6家基金公司凈利潤超10億 10家公司虧損
基金公司之間的分化也較為明顯。
私募科創板網下打新門檻抬高: 兩年以上10億規模
由于ABC三類賬戶網下中簽比例存有差異,在科創板打新方面,相比公募基金(A類)而言,私募基金(C類)打新并不占優勢,但私募機構熱情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