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調研 調倉換股!基金經理搶先布局全年投資“勝負手”
從最新持倉情況來看,中小市值公司成為重點加倉方向。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宏觀經濟有望企穩回升,當前A股估值具有較強吸引力,后續較為看好高端制造、消費、醫藥等具有....
消費板塊即將“王者歸來”?
從持有體驗來看,消費板塊不僅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長期回報,同時波動較小,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復蘇勢能積蓄,連續5日凈流入超15億份!這只ETF什么來頭?
2022年的資本市場經歷了多重沖擊。全球來看,年初爆發的地緣政治沖突仍未完全平息,美聯儲年內累計加息七次,流動性持續收緊。國內方面,疫情出現反復,經濟承壓。這一背...
開年A股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 多路資金借助ETF布局
從新年第一個交易日ETF成交情況來看,Choice數據顯示,1月3日,權益類ETF(包括股票型ETF、跨境ETF)成交金額為643.09億元,一掃此前的低迷,這也是自2022年12月21日以來,權...
慘烈 巨虧近40%!百億私募再現“冠軍魔咒”
在公司旗下代表產品方面,“沖積成長優選XX”的凈值在2022年幾乎一路震蕩向下,截至2022年12月30日,已累計巨虧36.30%。
公募業績排名大戰收官 近10年冠軍基金年內收益均告負
2022年A股市場寬幅震蕩,4月底及9月底市場分別出現的兩次較大回調讓基金經理們承受著很大壓力,而能躲過兩次大跌的基金并不多。...
最新A股策略出爐 百億級私募聚焦三大關鍵詞
復勝資產稱,整體而言,2023年經濟的復蘇可能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經濟增長將成為下一階段政府工作的核心重點。
大洗牌!權益類基金增長3600億 債基縮水近5000億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從短期看,股債基礎市場的波動會影響基金公募的規模變動,但從中長期角度,隨著居民財富轉移,公募基金長期賺錢效應凸顯,以及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的...
“冠軍基”收益率達48.55% 363只產品斬獲正收益
在市場波動較大的背景下,無論是主動投資的股票型基金還是被動投資的指數型基金,凈值均出現短期下滑,主流類型權益基金2022年平均收益率告負,但也有把握住市場機遇的權益...
電鰻財經|4536只主動權益基金平均回報-18.53% 2023年投資鎖定兩個字
統計顯示,2022年,A股實現上漲的股票共有1314只,占整個A股總量的25.94%,其中,78家上市公司全年股價漲幅超過100%(剔除年內新股后數量為46只),155家漲幅在50%-100%之...
博時中債0-3年國開行ETF規模突破100億 多項優勢凸顯
相比普通的債券基金,博時國開ETF產品組合定位兼具收益率和流動性優勢,更強調工具屬性和交易價值。在運作模式上,該基金采用久期0.8到1.2年波動,久期中樞預計1年附近,目...
華商基金看行業之白羽肉雞:“吃雞”行情有望開啟
目前來看,全球均處于種雞短缺狀態,海外引種持續低位,且海外禽流感持續加重,引種受限或進一步加劇,雞價自傳統淡季起已出現持續上漲,短期內供需整體偏緊,供給緊張趨勢...
A股增量資金來源廣 公私募或成“主角”機構預測明年權益市場有望迎來2.4萬億元“活水”
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發布2023年投資策略,經歷了2022年的投資“困境”后,基金對2023年權益投資的信心相對較強。
監管嚴懲私募違規行為 月內玖巴資本、中商聯合等二十余家私募機構被罰
隨著監管力度的增強,“偽私募”“亂私募”出清速度也明顯加快,相較于去年同期,2022年以來注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同比增長超七成。據中基協數據統計,截至12月29日發...
2022年公募基金發行市場畫像:募集規模合計1.48萬億元 債券型基金“挑大梁”
年內發行規模超過10億元且提前結束募集并啟動比例配售的新基金產品多達188只。這些爆款產品大多是由頭部基金公司主推的債券型基金,既有渠道和口碑優勢,也受今年資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