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參與定增 明星基金產品“吸金”顯著
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今年以來共有20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185只基金產品參與了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參與定增項目數量共計49個,總規模約為51.11億元,相較于去...
電鰻財經|或再上演募集延期無果!申萬菱信基金新產品“經常性流產”背后
據《電鰻財經》觀察,近幾年,申萬菱信基金新產品募集屬于“經常性流產”。
電鰻財經|“靜觀其變”帶來“滿盤皆輸”!中泰資管基金經理姜誠業績墊底
據《電鰻財經》觀察,中泰資管基金經理姜誠是位老將,累計任職時間5年又308天,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達152.86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43.91%。值得注意的是,天天基金...
“靜觀其變”帶來“滿盤皆輸”!中泰資管基金經理姜誠業績墊底
據《電鰻財經》觀察,中泰資管基金經理姜誠是位老將,累計任職時間5年又308天,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達152.86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43.91%。值得注意的是,天天基金...
內控機制不完善 核心管理人員頻頻離職 中小基金公司治理之憂
相關信息顯示,今年新華基金新增多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均為北京金融法院,執行標的金額合計近11.7億元。此前,新華基金還曾收到監管部門行政監管措施。...
“屯殼”行為失去土壤 并購基金將迎新機遇
發行條件大幅優化,可預期性顯著提高。注冊制僅保留了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必要的資格條件、合規條件,而且有關標準體現了簡明化、透明化、通俗化的特點。無論是對擬上市企業,...
匯添富基金袁建軍:市場正在重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三穩”。第一次在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系列還是2018年,當時的觸發因素是中美貿易摩擦,提出了“六穩”。當時也是剛剛開完十九大不久,現在也是...
卸任部分在管產品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減負”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基金經理“減負”卸任在管基金產品,可能是出于工作安排調整、工作變動等原因,但是也有不少基金經理希望自己在產品管理方面能夠更加聚焦。...
“頂流”丘棟榮兔年首份策略曝光!基本金屬最被看好且配置最多
基于對2023年國內經濟強勢復蘇的信心和中國經濟政策轉向的判斷,丘棟榮表示,一是更關注跟國內需求相關的產業和行業;二是在此基礎上,更關注盈利的彈性或成長性,而非將穩...
私募看好A股中期表現 做多“數字經濟”主線
富鉅投資首席投資官唐弢表示,6日的市場回調主要受上周末外部消息面事件性因素影響,北向資金全天出現明顯流出。整體來看,相關因素對市場的中長期影響有限。春節后,國內...
明星基金經理“開門迎客” 增量資金逐漸“就位”
資料顯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經理為2020年偏股型基金業績冠軍趙詣,該基金成立于去年10月18日,首募規模近百億元。成立不到4個月,該基金決定“開門迎客”。...
近1.6萬次!“基金經理已出門幾天了!”機構忙調研 這一領域最受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超500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了機構投資者調研,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子、計算機等領域上市公司普遍受關注,不少硬科技公司甚至獲機構多次調研。...
怪哉!多只基金“掉粉”逾90% 只因業績太好?
盡管長期、短期業績均有不俗表現,但令人費解的是,根據該基金披露的去年四季度末報告數據,截至2022年末,銀河智聯基金的資產規模僅有1.2億元。對比高達7.82億元的初始...
創新藥擔綱反彈急先鋒 醫藥主題基金迎來暖春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領漲基金的前十名,平均規模僅有10.1億元,漲幅最高的國金鑫意醫藥消費規模僅為4.65億元,圓信永豐醫藥健康、興華創新醫療6個月持有與東財創新醫療6個月...
北證50指數表現吸睛 主題基金業績分化
雖然指數表現亮麗,但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主動和被動主題基金業績分化相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