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0:24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三博腦科注冊地為北京市海淀區,主要從事以神經專科為特色的臨床醫療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醫療服務、藥品、供應鏈、其他業務。目前,三博腦科在北京、重慶、昆明、福建、成都...
4月21日晚,三博腦科醫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博腦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內蒙古自治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于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暨董事長張陽的個人《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
三博腦科于2023年5月5日上市,是A股首個民營神經專科醫療集團,至今上市尚未滿2年,目前總市值為93億元。在此次對張陽實施留置的內蒙古自治區,三博腦科并未運營醫院。
三博腦科在公告中稱,目前,公司已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妥善安排,日常經營管理由高管團隊負責,公司及子公司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公司其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均正常履職,公司控制權未發生變化,董事會運作正常,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張陽在醫療行業縱橫三十余年,不僅是坐擁8家醫院的上市公司董事長,還有多項社會職務光環,在民營醫院領域可謂大佬級別人物,他被帶走調查自然引發了業界不小的震動。
“我們醫院目前正常接診,沒有變化。”北京三博腦科醫院的一位內部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對于董事長張陽被留置、立案調查一事給公司經營及控制權帶來的影響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三博腦科,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民營醫院大佬“落馬”
公開資料顯示,張陽于1965年10月出生,高級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2003年,張陽與北京天壇醫院三位博士生導師共同創立了三博腦科。
三博腦科注冊地為北京市海淀區,主要從事以神經專科為特色的臨床醫療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醫療服務、藥品、供應鏈、其他業務。目前,三博腦科在北京、重慶、昆明、福建、成都和河南共運營了8家醫院。
張陽于2004年至2025年3月,任三博腦科總經理;2014年至今,任三博腦科董事長。同時,張陽擔任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副會長、北京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終身名譽會長。
據2024年年報披露,張陽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0.59%,與于春江、欒國明、石祥恩為一致行動人,構成對公司的共同控制。公司2023年4月27日公告的《招股說明書》披露了4人一致行動協議的有關內容。根據一致行動協議,如在按照本協議約定進行充分溝通、協商后,對一致行動事項仍無法達成一致行動決定,則以張陽意見為最終的一致行動決定。
在張陽被帶走調查的一個月前,他卸任了總經理一職。2025年3月4日,三博腦科發布公告稱,根據其經營發展及管理需要,張陽辭去總經理職務,仍擔任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張陽的這一職務變動是否同其后來被調查有關聯,三博腦科對此并未回復本報記者。
本報記者注意到,張陽在被留置的前幾天還在主持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三博腦科4月18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張陽主持了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會議于4月16日在公司會議室以現場結合通訊的方式召開。會議中,三博腦科董事會審議通過了2024年年度報告全文及其摘要、2024年度財務決算報告、2024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關于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議案等合計十四項決議。
有媒體報道,三博腦科內部人士也對張陽被留置的消息感到意外,并表示他在兩天前還接受了央媒采訪。
業績增長背后潛在風險
據三博腦科2024年年報,目前其共運營了8家醫院,分別位于北京、重慶、昆明、福建、成都和河南。并且在2024年,三博腦科收獲了不俗的業績,醫療業務是公司營收的絕對主力,收入達 14.2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 99.67%。
(來源:三博腦科2024年年報)
2022年至2024年,三博腦科業績實現持續增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70億元、13.13億元、14.29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207億元、0.9360億元、0.9431億元。
三博腦科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隨著經濟環境的改善以及公司運營管理和醫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公司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較上年同期,本期初收購的供應鏈公司重慶西達增加集團本期凈利潤,2024年11月末完成大行廣澤70%股權收購,對本期業績也有一定貢獻。同時洛陽三博購買洛陽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醫院業務組及購買供應鏈公司惠博康分別于2023年9月完成交割,上述公司本報告期亦增加了集團凈利潤。
但是在2024年,三博腦科雖然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但經營活動現金流下降、銷售費用大幅增長等問題成為其未來發展面臨的潛在風險。
三博腦科在2024年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2024 年銷售費用為 2367.90萬元,較上年大幅增長 51.66%,其投入產出比值得關注;管理費用為 1.71 億元,較上年增長 15.68%,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并購重慶西達、成都三博增加費用,支付清華大學科研合作經費以及人工成本增加。
同時,三博腦科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資產負債率為 25.53%,較上年同期增加 5.55%。主要系本期借款增加導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去年同期下降 34.07%,年報中對于下降原因未見提及。
相比上述問題,三博腦科如何解決當下“掌舵人”缺位的問題可能顯得更為緊迫。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