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15:38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2018年吞下復星系地產業務后,豫園股份資產負債率6年飆升近6個百分點,短期債務缺口高達87億,卻仍向復星系地產聯合營企業開出“160億支票”。當回購救市淪為“面子工程...
回購進程過半仍未止住股價跌勢,一年內數名核心高管接連出走,2024年凈利潤預計同比暴跌95%,上海老牌商業旗艦豫園股份(600655.SH)正在復星系資本棋局中步步沉淪。
自2018年吞下復星系地產業務后,豫園股份資產負債率6年飆升近6個百分點,短期債務缺口高達87億,卻仍向復星系地產聯合營企業開出“160億支票”。當回購救市淪為“面子工程”、百億凈利潤目標化為泡影,豫園股份的危機已從財報蔓延至信用根基。
回購難掩頹勢:股價越救越跌
3月11日,豫園股份披露了回購公司股份的進展情況。截至3月11日,公司累計已回購799.97萬股,已回購金額4594.48 萬元,已回購股數占公司總股本的0.21%。
去年10月31日,豫園股份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份的議案》,擬 6 個月內回購1-2億元,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回購目的在于促進公司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增強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回歸,切實保護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如今,4個半月過去了,從公司股價來看此次回購尚未達到效果。
二級市場上,10月31日當天豫園股份股票收盤價為5.96元,此后開啟了一波升勢,并于12月13日沖到了7.03元。然而漲勢稍縱即逝,公司股價出現回落,截至3月18日收報5.84元,較回購期間高點下挫超15%。
回購不盡如人意,豫園股份高層還頻現人事變動。2月中旬,公司副總裁左墨之因個人發展原因而辭職;1月,執行總裁冉飛因工作調整辭職。
拉長時間看,2024年更是堪稱豫園股份管理層的動蕩年。分管地產業務的執行總裁唐冀寧、財務出身的副總裁張弛接連離職,快消行業老兵胡庭洲掛印而去,復星系元老諸煒紅到齡退休。
地產輸血機:160億關聯交易掏空家底
不僅人事頻繁變動,豫園股份業績也出現斷崖式下跌。
1月25日,豫園股份發布公告表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5億元,同比預計減少95.06%到92.59%;實現扣非凈利潤為-22億元到-20.5億元,同比預計減少387.63%到354.38%。
而2024年這樣的業績或將導致豫園股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第二個解除限售期業績考核目標落空,百億凈利目標或成夢幻。
圖片來源:豫園股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告
豫園股份前身為豫園商城,主營珠寶首飾、百貨、工藝品等相關消費業務。2018年,豫園股份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整合了復星系地產業務。不過,受房地產行業的持續低迷影響,近年來復合功能地產業務成為豫園股份業績的重要拖累。此外,復星系入駐后,豫園股份還連續多年向復星系地產業務提供資金支持。
據2018-2023年財報,豫園股份給予合營公司的股東借款從27.77億飆升至143.68億。2024年3月,豫園股份還公告披露,公司2024年計劃向公司聯合營企業提供總額不超過160.8億元的財務資助,涉及七家主業為房地產開發的聯合營企業。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豫園股份的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財務風險日益加劇。2019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2.74%,到2023年底上升至68.03%,2024年三季度進一步提高到 68.54%,始終處于高位運行狀態。截至2024年三季度,豫園股份的短期債務達185.5億元,僅有的98.49億元貨幣資金完全無法覆蓋短期債務,速動比率低至0.26,償債能力弱,壓力巨大。
此外,豫園股份的股權質押問題也不容忽視,作為控股股東,復星高科技的股權質押比例相當高,部分公司的質押率已接近紅線。據最新公告顯示,截止2025年3月18日,復星高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股份11.41億股,占豫園股份總股本的29.29%,累計質押市值66.63億元。
當回購救市收效甚微,當地產“輸血”演變成自我消耗,當股權質押灰犀牛步步逼近,這家承載上海城市記憶燈會的企業,能否在資本與實業的博弈中找回明燈?市場正靜待答案。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