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 08:5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談及破局之法,田光遠指出,雖指數投資屬被動投資范疇,但被動投資并非消極投資,而是需要投資者積極應對。指數作為被動化工具,其投資和運作模式偏被動,但相反的是,指數...
3月12日,以“‘指’樹成林 春山可望”為主題的嘉實基金2025年超級指數節在北京隆重舉行,在以“指數投資破圈,如何讓個人投資者看得懂、買得對、拿得住”為主題的圓桌會議上,嘉實基金指數基金經理 田光遠就如何利用指數投資穿越牛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田光遠對于“躺賺”這一概念,從理論層面進行了剖析。指數背后關聯著股票,股票短期充當投票器,長期發揮稱重機的作用,其價格由交易形成,長期圍繞價值中樞上下波動。投資者買賣股票或指數,買入位置處于價值中樞上方則買高,處于下方則買低,由此產生收益差異。但現實中,多數投資者購買指數時,極易陷入價值高估區間,與預期的低估區間背道而馳。因為通常受市場情緒影響,普通投資者難以保持理智,在高位過度加倉或買入,甚至萌生 “躺賺” 錯覺,這便是情緒失控導致的投資誤區。
談及破局之法,田光遠指出,雖指數投資屬被動投資范疇,但被動投資并非消極投資,而是需要投資者積極應對。指數作為被動化工具,其投資和運作模式偏被動,但相反的是,指數實則是主動觀點的載體,投資者依據自身主觀認知選擇指數工具,才是指數投資的最佳應用場景。田光遠進一步談到,利用工具打破投資認知誤區,首先要保持理智,其次就是為避免單一投資帶來的風險需進行資產的多元化配置。
定投并非神話,但貴在堅持
田光遠明確指出,十年定投單一產品實現十倍收益并不現實。他通過對 A 股所有 ETF 過去十年收益的研究發現,漲幅最高的是酒類 ETF,在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出現過 5 倍上漲,新能源在 2018 - 2021 年、半導體在 2019 - 2021 年也有 5 倍增長,這表明指數波動的天花板約為 5 倍,因此同一指數十年十倍幾無可能。
他強調,定投策略不能因短期虧損就被否定,貴在不斷加倉并長期持有。同時,投資者需注意兩點:一是學會止盈,達到 20% - 30% 的收益目標,可能就觸及了定投策略的收益極限,應適時收手;二是規劃好時間周期,高點定投要明白微笑曲線左邊可能漫長且持久,與右邊并非完全對稱。
ETF 投資:打破 “三不” 心態,規避選股誤區
田光遠提到,當下 ETF 種類繁多,投資者數量增長迅速,但投資者交易屬性未發生本質改變。他將市場上大部分 ETF 交易者形容為 “三不” 交易者:底部不信、中部不敢、高位不怕。從 ETF 份額變化可見一斑,指數剛開始下跌處于中高位置時,份額增加;跌到底部,份額減少;從底部反彈時,份額加速減少;突破一定幅度繼續上漲時,份額又急速上漲。例如今年 AI 行情、機器人行情,諸多 ETF 份額變化都遵循此規律。
投資者在投資時,首先要克服心態問題。對于低估品種,不能因跌幅大就懷疑有問題;對于高估品種,要警惕風險。嘉實“超級嘉貝”小程序中的 “熱門 - 估值分位”,能很好地展示市場寬基、主題、行業策略的高估與低估情況,有助于投資者理性判斷。
其次,投資者選股易過于單一。曾有投資者雖持有多只 ETF,如新能源 ETF、新能源車 ETF、碳中和 ETF 等,但均屬同一賽道。“超級嘉貝”小程序中推出 “超級 ETF - 以股選指” 功能,投資者可通過搜索名稱、代碼,或按主題、凈流入等方式,選定幾只看好的股票,再點擊選指數,篩選出包含這些成分股的指數,實現多元化配置,避免僅投資單一 Beta。未來,該小程序還將持續開發更多功能,助力投資者打破選股誤區。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