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10:49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業績預告,2024年,永安行實現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歸母凈利潤”)為-8000萬元至-5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虧4600萬元至7100萬元;公司預計扣除非...
“共享單車第一股”永安行(603776.SH)借重組翻身希望破滅后,公司實際控制人孫繼勝決定賣掉公司控制權。
3月7日晚,永安行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繼勝正在籌劃公司股份轉讓事宜,可能導致公司的控制權變更,公司股票、債券將于3月10日開始停牌。
控制權可能生變的前奏,是永安行在戰略以及資本運作方面遇挫。2月28日,公司宣布終止收購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適技術”)65%的股權。
這場曾被寄予厚望的跨界重組交易最終因“估值分歧”而擱淺,這似乎也打碎了孫繼勝的翻身夢。
有意思的是,3月4日,在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投資者說明會上,孫繼勝信誓旦旦地說,積極探索未來發展方向。沒想到僅過三天,他就決定閃退了。
共享經濟退潮,永安行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已經淪為一家殼公司的永安行未來將如何走出困境?
業績萎靡淪為殼公司
曾經的明星公司永安行經營日漸勢危。
根據業績預告,2024年,永安行實現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歸母凈利潤”)為-8000萬元至-5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虧4600萬元至7100萬元;公司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1.60億元至-1.40億元,虧損金額依然超過億元。
這是永安行連續第三年虧損。2022年、2023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78億元、5.45億元,同比下降22.40%、19.54%;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68億元、-1.27億元。
針對2024年經營業績虧損,永安行解釋稱,公司主營業務中的公共自行車業務是TO G 模式,公司壞賬計提金額約1億元,致當期利潤大幅下降。永安行還表示,受宏觀環境影響,公司公共自行車項目增量不足、存量縮減,導致公司當期收入減少。
從上述解釋來看,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在減少,這也表明,公司營業收入也連續三年下降。
近幾年,永安行的應收賬款持續下降。2021年底,公司應收賬款為7.38億元,2024年9月底為5.13億元。
即便如此,公司的應收賬款仍然偏高。2024年9月底,公司應收賬款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37.17%。
作為共享出行龍頭,永安行曾備受關注。
永安行創立于2010年,曾經定位為城市綠色交通系統供應商及運營商,提供豐富多樣的一體化共享出行服務,旗下有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自行車、共享汽車等共享出行業務。2017年8月17日,永安行通過闖關IPO登陸A股市場,成功募資6.44億元。
上市當年,永安行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0.55億元,同比增長36.20%;歸母凈利潤為5.16億元,同比增長343.85%。
但是,如此亮麗的業績沒有延續。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8.45億元,同比下降19.87%;歸母凈利潤為1.19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76.89%。
2019年,其營業收入為9.36億元,同比增長6.56%;歸母凈利潤為5.01億元,同比增長306.13%;扣非凈利潤同比僅微增0.35%,為1.12億元。此后,公司經營業績不斷滑坡。
在此情況下,上市以來,永安行累計融資15.31億元,累計派發現金紅利4.37億元。
如今的永安行,基本上已經淪為一家殼公司,公司沒有債務,屬于一家較為干凈的殼。
實控人謀劃易主高管早已套現
經營陷入困境的永安行也曾很努力。
上市后,永安行一度積極進行產業布局,順應市場形勢,進行產業升級。
在產業升級方面,永安行的主要動作是推進氫能產品的研發及營銷轉型。
2023年,永安行以自有資金1.67億元收購浙江凱博88%的股權,增值率約為6.09倍。
當時,永安行公告稱,收購增強了公司氫能產業鏈,填補公司在碳纖維纏繞儲氫氣瓶的技術空缺,促進公司的燃料電池等氫能系列產品未來在氫儲能、氫能商用車、飛行器具等領域的發展。
浙江凱博的業績承諾為,2024—2026年,其實現扣非凈利潤1850萬元、2000萬元、2150萬元。
2024年上半年,浙江凱博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為1600.46萬元。
根據永安行在業績預告中所述,公司氫能業務收入比上年度有較大幅度增長,致當期利潤有所增長,公司因此整體減虧。
浙江凱博未來能否持續盈利,并助力永安行脫困,存在不確定性。
2024年11月,永安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聯適技術65%的股權。聯適技術主要從事“自動駕駛、農機無人駕駛、智能作業、農業機器人”等農機裝備智能化業務,曾試圖闖關IPO在科創板掛牌,但排隊一年后,上交所終止審核其IPO。
永安行曾寄望借重組聯適技術實現翻身脫困,不過,此次重組一開始就受到市場質疑。
標的公司并非優質資產。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聯適技術曾大幅降低產品價格,其經營業績也因此出現波動。
最終,這次重組以“估值分歧”而夭折。
幾次折騰未能翻身,57歲的實際控制人孫繼勝決定撤退。
3月7日晚,永安行公告,孫繼勝正在籌劃轉讓公司股份事宜,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的控制權變更,公司股票及債券從3月10日開始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目前,孫繼勝直接間接持有永安行35.47%的股權。假設本次交易轉讓10%股權,其將套現約3.66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永安行的高管早已減持套現。
2019年底,永安行董事、副總經理陶安平,總工程師黃得云,監事會主席索軍分別持股924.29萬股、817.95萬股、681.960萬股。如今,這些高管均進行了減持,且不再擔任高管。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