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13:44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華熙生物披露的2024年業績快報,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3.71億元,同比下降11.6%;凈利潤為1.64億元,同比下降72.27%。
功能性護膚業務下滑,華熙生物業績啞火。根據華熙生物最新業績快報數據,2024年華熙生物營收、凈利潤繼續下滑。究其原因,功能性護膚業務下滑成為影響華熙生物業績的一個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功能性護膚業務下滑對公司整體業績造成影響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財報中。當曾經高速增長的功能性護膚業務出現下滑,華熙生物也意識到公司需要變革,并提出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發展戰略,但轉型需要足夠長的時間,華熙生物的陣痛期或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功能性護膚業務受沖擊
根據華熙生物披露的2024年業績快報,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3.71億元,同比下降11.6%;凈利潤為1.64億元,同比下降72.27%。
功能性護膚業務的下滑是導致華熙生物整體業績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收入占比較高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受市場競爭加劇、產業周期波動和戰略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調整仍在持續。”在財報中華熙生物直言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板塊受到的沖擊并給出預測,“2025年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有望觸底。”
由于披露的業績快報中尚未提及更多詳細數據,2024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具體收入數據無從得知,但從2023年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到該公司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板塊收入為下滑狀態。2023年,華熙生物營業收入為60.76億元,同比下降4.45%;凈利潤為5.93億元,同比下降38.97%。其中,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收入為37.57億元,同比下滑18.45%。在2023年財報中,華熙生物也不避諱地提到,“功能護膚業務的階段性下滑,而功能護膚業務占公司營收總比重大,因此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功能性護膚業務收入下滑之際,華熙生物內部管理層也出現了一定的動蕩。并且自2023年起,華熙生物沒再披露各護膚品牌的具體營收數據,但或許可以從一些平臺發布的銷售數據中側面獲得一些信息。淘寶天貓數據顯示,2023年7月華熙生物旗下的潤百顏、米蓓爾和BM肌活品牌成交額同比下降25%、50%、38%,8月分別同比下降20%、33%、19%,9月分別同比下降40%、60%、13%;此外,華熙生物旗下的夸迪品牌2023年7月的成交額也同比下降75%。
就業績發展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華熙生物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隨著市場參與者增多,競爭壓力增大,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這可能導致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產品在市場份額上受到擠壓。”盤古智庫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瀚分享自己的觀點。
高營銷推動高增長
華熙生物,素來有著“玻尿酸巨頭”的稱謂。曾經的華熙生物站在了玻尿酸迅速發展的風口,憑借著在B端市場的布局,一度成為頭部玻尿酸供應商。在拿下了B端市場的半壁江山之后,不甘只做玻尿酸供應商的華熙生物,走向了C端市場。
2018年,華熙生物推出了國內首個玻尿酸次拋原液品牌“潤百顏”。該品牌一經推出便成為華熙生物的明星單品。根據公開資料,當時的潤百顏品牌總經理楊君透露,“2022年,潤百顏品牌銷售額達到了15億元,自2018年轉向C端市場之后,潤百顏年均增速達到100%”。
同樣是在這一年,華熙生物推出含有玻尿酸成分的專業抗老品牌夸迪。根據公開數據,夸迪從2018年銷量不到5000萬元,到2022年在全平臺銷售額突破15億元大關,成為華熙生物旗下繼潤百顏之后的第二個10億級品牌。
在功能性護膚業務的加持下,進入C端市場的華熙生物閉眼狂奔。根據財報數據,2019—2022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營收分別為6.34億元、13.46億元、33.19億元、46.07億元,該業務的營收占比在2022年達到72.45%。與此相對應的是,華熙生物整體營收也呈現了高速增長。2019—2022年,華熙生物營收增速分別為49.28%、39.63%、87.93%、28.53%。
北京商報記者翻閱華熙生物過往財報發現,功能性護膚業務高速增長伴隨的是營銷費用的高投入。根據財報數據,2019—2022年,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21億元、10.99億元、24.36億元和30.49億元。
美妝資深評論人、美云空間電商創始人白云虎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華熙生物玻尿酸護膚業務的增長,更來源于消費賽道的“紅利”,一旦市場價格競爭加劇、營銷流量成本上漲,其銷售增長就變得很有“挑戰”,盈利空間也被“壓縮”。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則認為,華熙生物的經營思路沒有從生產企業轉變為品牌企業,雖然采用多品牌戰略,但其品牌塑造能力和營銷能力都比較弱。一旦品牌無法占據消費者心智,拉力不足,很難獲得較好的發展。
轉型陣痛期
當風口不再,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逐漸進入低谷。如何調整方向,實現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成為華熙生物面臨的挑戰。
2024年,華熙生物提出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這一年被華熙生物定義為“變革元年”。華熙生物也明白轉型需要付出的代價。華熙生物在2024年業績預告中稱:“業績變動是公司在長期持續增長后進行戰略性主動調整的結果,這是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升級過程中難以避免的階段,具有結構性、暫時性和階段性特征。”
同時,面對激烈的成分競爭,華熙生物除了在玻尿酸領域的布局外,也選擇入局重組膠原蛋白賽道,2024年,華熙生物相繼推出緊塑霜、Bloomcolla ColIII-Y01多款重組膠原蛋白相關的護膚以及原料產品。此外,華熙生物還將玻尿酸的應用范圍延伸到了食品行業。據了解,2021年初,國家衛健委正式批準通過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即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的請求,準許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此后,華熙生物推出國內首款玻尿酸食品“黑零”;同年,華熙生物推出國內首款玻尿酸飲用水“水肌泉”;2024年9月,華熙生物和蒙牛合作推出“玻尿酸多維牛奶”。
實際上,單從華熙生物的研發投入來看,相較同行業而言并不低,2021—2023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2.84億元、3.88億元、4.46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5.7%、6.1%、7.35%。而同行像珀萊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基本在2%—3%左右。對此,白云虎有著自己的看法:“從研發角度出發,華熙生物的投入一直占比較高,但并非全部應用于護膚賽道,其主要的投入是側重在基礎科研,比如合成生物等,變現路徑需要一定的周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