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13:42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信息披露還顯示,酶動力學系列產品是丹娜生物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報告期內收入合計占比分別為24.78%、21.34%、38.09%和38.41%,此項產品的核心原料為鱟血細胞。2021年2...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體外診斷產品的企業,是全球首家推出侵襲性真菌病聯合診斷方案的企業之一,建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原料制備技術和基于酶動力學、酶聯免疫、POCT及直接化學發光技術原理的核心技術應用平臺,目前該公司正在申請于北交所上市。
公開信息披露顯示,周澤奇是丹娜生物的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根據招股書披露,其此前于2011年12月至2020年11月任天津貽諾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任天津貽諾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裁。
但是根據公司此前于2020年11月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發布的招股書,其中第70頁披露周澤奇此前于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任天津貽諾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裁,這與本次招股書披露信息存在差異。
公開信息披露還顯示,酶動力學系列產品是丹娜生物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報告期內收入合計占比分別為24.78%、21.34%、38.09%和38.41%,此項產品的核心原料為鱟血細胞。2021年2月鱟升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家對鱟相關利用行為的監管更為嚴格。對此,招股書披露,持有鱟血及其制品的經營利用許可證,可以合法使用現存的鱟血細胞;2020年以來,發行人不存在對鱟的采購及采血行為,使用的鱟血細胞為庫存原材料;且因政策調整,目前市場上暫無鱟血及鱟血細胞獲取渠道。發行人庫存鱟血細胞充足,可滿足未來5年以上生產需求。
根據《審核問詢函的回復》第225頁披露,公司利用鱟血細胞生產真菌(1-3)-ß-D葡聚糖檢測試劑盒的投入產出比,在2021年到2023年均較為穩定,保持在310上下浮動僅為1%,但是在2024年上半年卻驟降至268.84,指向公司利用更少的鱟血細胞,便生產出來同等數量的產品。至于原因,丹娜生物并未接受記者采訪。
如前文所述,丹娜生物在2020年之后就未進行過鱟血細胞的采集,使用的鱟血細胞為庫存原材料,這就指向公司后期的鱟血細胞單位成本是保持一致的。根據《審核問詢函的回復》第336頁披露,公司的庫存鱟血細胞價值,在2022年末、2023年末和2024年上半年末的金額分別為700.81萬元、646.13萬元和602.03萬元,這對應著2023年領用54萬元、2024年上半年領用44萬元,相差并不大。
但《審核問詢函的回復》第225頁披露的原材料零用量數據則顯示,2023年領用鱟血細胞9.77萬毫升,而2024上半年為3.34萬毫升、僅相當于2023年的三分之一,這與鱟血細胞庫存金額數據變動并不相符。
另據招股書披露,丹娜生物在2021年和2022年的國外客戶應急業務收入較高,為此公司需要采購大量生物制品,其中供應商武漢睿奇此項目原材料核心供應商,這兩年采購金額分別為2329.45萬元和4731.06萬元。但與此同時,招股書披露2021年采購的生物制品材料總金額僅為2261.19萬元,相比招股書披露的、同年向武漢睿奇這一家供應商采購的生物制品材料金額少了近百萬元,存在明顯矛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