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14:52 | 來源:新浪證券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博匯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文魁集團及實際控制人金碧華、夏亞萍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宜。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自1月27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
2025年以來,博匯股份(7.370, 0.00, 0.00%)接連遭受重挫,先是2024年度業績預虧2.35億元至4.11億元,虧損規模較上年同期擴大;其次,謀劃一年多時間且投資總額高達22.8億元的項目宣告終止。
近日,博匯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文魁集團及實際控制人金碧華、夏亞萍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宜。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自1月27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稅收政策變動后經營業績急轉直下
公開資料顯示,博匯股份主要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應用于多領域的特種芳烴系列產品,主要產品為重芳烴衍生品、白油、基礎油、油劑、橡膠增塑劑、瀝青等,重點應用于橡膠、瀝青、改性材料、日化、紡織、儲能材料、精密機械等領域。
2020年6月,博匯股份在光大證券(17.760, 0.31, 1.78%)(維權)的保薦下于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上市后,博匯股份經營業績上演“過山車”。
2020年至2022年,博匯股份經營業績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營業收入從9.72億元增至29.6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53.05%,幾乎觸及30億元大關的門檻。
然而,好景不長,2023年,博匯股份業績“變臉”。一方面,營業收入降至27.78億元,同比下滑6.32%;另一方面,實現凈利潤-2.03億元,同比下降233.72%,系上市后首次發生虧損。
博匯股份業績大幅下滑,與消費稅稅收政策的變化密不可分。
在2023年7月之前,重芳烴不在消費稅征收范圍內。但為了促進成品油行業規范發展,2023年6月底,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部分成品油消費稅政策執行口徑的公告》,其中明確了重芳烴按照石腦油征收消費稅。
這意味著重芳烴在7月后,需要按照1.52元/升征收消費稅,即一噸重芳烴需要繳納消費稅約2150元,這對于主要生產銷售重芳烴等商品的博匯股份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博匯股份具備年產40萬噸重芳烴的生產能力,當年銷量為23.38萬噸,收入金額為9.17億元,對應銷售價格為3921.34元/噸。征收消費稅后,博匯股份重芳烴的利潤空間將大幅縮水。
仍以2022年為例,博匯股份銷售重芳烴的毛利為405.83元/噸,若考慮消費稅影響后的利潤為-1744.17元/噸,這意味著博匯股份將陷入“越賣越虧”的尷尬局面。
新政策的出臺,對博匯股份而言堪稱毀滅性的打擊。
因此,2023年,博匯股份快速調整產品線升級計劃,將重芳烴升級為重芳烴衍生品。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博匯股份終究未能逃過此劫。
2024年3月,博匯股份收到國家稅務總局寧波市鎮海區稅務局澥浦稅務所送達的《稅務事項通知書》,要求公司“重芳烴衍生品”按“重芳烴”繳納消費稅。受此影響,博匯股份2023年的業績急轉直下。
據博匯股份披露的風險提示公告,如按稅務通知書的要求,按重芳烴繳納消費稅,則對公司2023年年度利潤影響約為3.0億元,業績將由盈利轉為大額虧損。
博匯股份表示,公司已成立應對小組,聘請專業的稅務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梳理論證,對《稅務事項通知書》的要求,也存在較大異議,將繼續與稅務機關保持積極溝通。
經歷5個月的“斗爭”后,博匯股份似乎選擇了“躺平”。2024年8月,博匯股份發布《關于稅務事項的進展公告》,公司對照現行稅收政策,已于2024年8月9日申報消費稅4.28億元及附加稅費0.51億元,共計4.80億元,并將于近日盡快安排繳納。
基于目前公司經營資金困難,博匯股份于2024年6月12日起對40萬噸/年芳烴抽提裝置、40萬噸/年環保芳烴油生產裝置及相關配套裝置進行停產。自8月27日起,博匯股份有序逐步恢復生產。
在《2024年半年度報告》中,博匯股份又進一步刪除了“重芳烴”和“重芳烴衍生品”的表述,全文均未能查詢到關鍵詞。
2025年1月20日,博匯股份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母凈利潤為-2.35億元至-4.11億元,虧損規模較上年同期擴大15.79%到102.51%。
根據業績預告的數據測算,2024年末,博匯股份的未彌補虧損約為0.6億元到2.4億元。截至2024年9月末,博匯股份的實收資本為2.45億元,若年報披露后存在未彌補的虧損達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的風險。
博匯股份解釋稱,受宏觀經濟及市場環境等多方因素影響,公司經營受到較大沖擊,導致營業總成本大幅增加,整體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資金壓力較大 實控人急于脫手
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經營環境急轉直下,博匯股份已成“燙手山芋”。
2024年11月,博匯股份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尤丹紅因個人原因,辭去擔任的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辭去上述職務后,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僅1個月后,尤丹紅便辭去公司董事職務,會視情況在公司內參與一些管理工作。
2025年1月26日,博匯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4日收到控股股東文魁集團及實際控制人金碧華、夏亞萍通知,其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宜。
實際上,兩個月前,博匯股份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就已顯露“脫手”的意圖。
2024年11月26日,博匯股份發布公告稱,文魁集團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向寧波寧聚轉讓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227.5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00%(占公司當前剔除回購股后總股本的5.14%)。
本次股份協議轉讓的價格為6.75元/股(協議簽署日前一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收盤價的94.3%),股份轉讓總價款為8285.63萬元。
本次協議轉讓完成后,文魁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夏亞萍仍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47.29%的股權(公司當前剔除回購股后總股本48.64%的股權)。
時至今日,上述交易尚未取得進展。
此外,博匯股份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
按申萬行業分類標準,A股市場“煉化及貿易”行業共計31家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7.59%,而博匯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則高達75.64%,行業排名第五,償債風險明顯偏高。
具體來看,截至2024年9月末,博匯股份的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7.03億元,而短期借款則高達5.29億元,另有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28億元、長期借款1.80億元、應付債券4.02億元、租賃負債0.58億元,有息負債合計13.97億元,初步測算的長短期資金缺口約6.94億元。
這還只是樂觀估計。一方面,博匯股份很大一部分的貨幣資金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其使用受到監管的嚴格限制;另一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前述4.80億元消費稅并未繳納完畢。
《2024年三季度報告》顯示,2024年1-9月,博匯股份支付的各項稅費僅1.52億元,遠低于前述的4.80億元。這就意味著,消費稅繳納完畢后,博匯股份的資金狀況將雪上加霜。
2025年1月21日,博匯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月20日召開了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與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投資合作協議的議案》,同意終止在青峙化工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160萬噸/年新材料及高端化學品一體化項目,并與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署《投資終止協議》。
根據博匯股份2024年1月31日發布的對外投資公告,本項目計劃投資總額高達22.8億元。
博匯股份表示,基于當前內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本項目繼續實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公司出于整體經營規劃的考慮,為優化資源配置,切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經審慎研究,并與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北侖交投等各方充分溝通協商,擬終止本次“一體化項目”投資,與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署《投資終止協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