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10:53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一個醫療集團,佰澤醫療專攻腫瘤領域,其主要業務包括對患者開展腫瘤診斷、治療、康復及臨終關懷等,以及對健康人群開展的早癌篩查、腫瘤疫苗接種、健康管理服務。目前...
中國網財經12月30日訊 佰澤醫療近日在港交所二度遞表,招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佰澤醫療曾在4月首次遞交招股書,后到期失效。彼時,公司收到證監會六條反饋意見,被要求補充境內六家涉及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醫療機構全部股東情況及股東間關聯關系情況,說明經營的醫療機構是否存在超出資質范圍經營的行為,重大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行政處罰,是否符合互聯網診療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等。
業績持續虧損
作為一個醫療集團,佰澤醫療專攻腫瘤領域,其主要業務包括對患者開展腫瘤診斷、治療、康復及臨終關懷等,以及對健康人群開展的早癌篩查、腫瘤疫苗接種、健康管理服務。目前,公司在北京、天津等地運營和管理著8家醫院。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佰澤醫療收入分別約為4.62億元、8.03億元、10.72億元及5.71億元;對應期內虧損分別為0.62億元、0.76億元、0.24億元及734萬元。
分業務來看,佰澤醫療的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板塊,醫院業務;醫院管理業務;供應藥品、醫療設備及耗材業務,其中醫院業務是通過自有醫院為患者提供各種專科醫療服務來獲得收入,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比重不斷攀升。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該部分收入分別為3.15億元、6.18億元、8.14億元和4.55億元,占同期收入的比例為68.2%、77%、75.9%和79.7%。
佰澤醫療表示,在自有醫院的醫療學科建設及地方影響力擴大,通過醫療學科建設提高醫院區域影響力和聲譽、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等情況下,旗下醫院的業務增長明顯及毛損顯著減少,虧損有所收窄。不過公司也提示,前期虧損因限制出行措施導致患者無法前往醫院、新收購醫院的醫療學科建設、工程改造及設備采購延遲、線下推廣活動減少,自有醫院所產生的虧損及一般及行政開支增加,無法保證未來不會因類似投入或其他原因虧損。
多方收購商譽高企
長期虧損的同時,佰澤醫療歷史積累的商譽同樣是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商譽達6.43億元,占當期凈資產比重達55.1%,商譽減值風險潛藏。佰澤醫療也表示,“如果公司商譽發生減值,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高企的商譽背后是佰澤醫療“于業績記錄期間主要通過收購實現業務擴充”。目前佰澤醫療擁有的6家自有醫院(民營營利性醫院,另有2家托管民營非營利性醫院)中,除天津石氏醫院為公司2020年自行成立外均為收購得來。
據招股書統計,2018年,佰澤醫療收購了北京京西腫瘤醫院,并將其打造為核心旗艦醫院,隨后以此為基礎開始擴張,分別在2019年收購天津南開濟興醫院、太原和平醫院、2021年收購合肥佰惠醫院,2022年收購武陟濟民醫院。
除此以外,佰澤醫療還向管理醫院提供資金支持。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向黃山首康醫院提供的非貿易相關的其他應收款項1.08億元,且對其提供擔保1.45億元。佰澤醫療提示,黃山首康醫院可能無法及時或根本無法償還相關款項,這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量及財務狀況。
曾發生醫療糾紛
腫瘤醫療領域需要前沿的技術支持,佰澤醫療在此深耕的底氣,或來自其和頭部學術團隊的合作。早在2011年,佰澤醫療便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合作,訂立了長達20年的協議,根據協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將為佰澤醫療體系內的醫院提供專家的技術、資源的支持,包括提供顧客、患者咨詢、實施手術,也會在需要時就疑難病例出席會診等,同時佰澤醫療大部分醫院已加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腫瘤防治遠程協同平臺。
但在另一方面,這也給佰澤醫療的經營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賴。據招股書披露,為避免合作到期的潛在影響,佰澤醫療也在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包括加強腫瘤相關學科能力建設、優化并完善醫院管理等,同時也尋求與其他可提供的資源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類似的知名醫院、醫學院、科研機構及企業等其他合作伙伴的新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類合作并不能完全杜絕醫療風險。沒有醫院能保證不會有醫療糾紛,在招股書中,佰澤醫療稱,其設有處理醫療糾紛和事故的程序,目前體系內的醫院并未遭遇任何可能對業務、財務狀況或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醫療糾紛。
據披露,佰澤醫療自有醫院過往有11宗導致公司作出金錢賠償的已解決及和解的醫療糾紛,為解決醫療糾紛而支付的金錢賠償總額約220萬元。同時,公司還有四起與醫療損害責任認定有關的未解決醫療糾紛,其中3宗發生于北京京西腫瘤醫院、1宗發生于合肥佰惠醫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