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11:11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Wind投資經理指數(公募偏股)顯示,截至2024年7月30日,劉欣年內任職回報率為-12.64%,遠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近一年、近兩年和近三年的任職回報率分別為-19.68%、-32.12...
又見知名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7月31日,宏利基金披露公告顯示,劉欣因工作安排離任6只產品(按照AC份額合并計算)的基金經理職務。而此次批量卸任過后,劉欣旗下已無在管基金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他卸任的6只基金近三年來業績慘淡,虧損最大的是宏利消費行業量化精選A,跌幅高達47.55%。另據Wind投資經理指數(公募偏股)顯示,截至7月30日,劉欣近三年任職回報率為-41.51%。
投資總監離任6只基金
7月31日,宏利基金發布多份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公告顯示,劉欣卸任原管理的6只基金,涉及宏利波控回報12個月持有、宏利風險預算、宏利中證主要消費紅利、宏利消費行業量化精選、宏利改革動力和宏利逆向策略。
公開資料顯示,劉欣是宏利基金旗下資歷豐富的“老將”,投資經理年限長達11.97年,他于2011年加盟泰達宏利基金(2023年4月更名為宏利基金),曾任金融工程部總經理、投資副總監,現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投資總監(權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投資總監是基金公司投研團隊的主要負責人,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華夏時報》記者7月31日聯系了宏利基金,并向相關工作人員詢問劉欣卸任全部基金的原因,以及未來去向。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具體回復。
產業觀察家洪仕賓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造成基金經理離任、離職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權益投資總監“清倉式”卸任較為罕見,可能與公司內部人事變動、業績考核、策略調整或團隊資源重新分配等因素有關。
數據顯示,劉欣管理的基金規模最高升至2021年二季度的44.40億元,基金產品數量也達到11只,形成了基金經理“一拖十一”的局面。但隨著市場震蕩加劇,劉欣的管理規模持續縮水,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他旗下基金數量為6只,基金資產總規模僅剩14.64億元。
近年深陷虧損泥潭
從投資績效來看,劉欣曾經業績表現出色,但近三年來卻差強人意。
據Wind投資經理指數(公募偏股)顯示,截至2024年7月30日,劉欣年內任職回報率為-12.64%,遠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近一年、近兩年和近三年的任職回報率分別為-19.68%、-32.12%和-41.51%。
具體到產品,此番離任的6只基金,近三年收益全部“告負”。截至7月31日,劉欣管理時間最長的宏利逆向策略,近三年來虧損已達到了39.07%,基金規模相比巔峰期的18.76億元縮水至1.08億元,降幅94%;同樣業績虧損較大的還有宏利消費行業量化精選A、宏利改革動力A,近三年來收益分別為-47.55%、-40.85%,均跑輸同類平均水平。
一直以來,被基民廣泛接受的投資名言是“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而隨著劉欣卸任,基金產品的接管人選備受關注。
公告顯示,本次卸任的6只基金,近半數交由基金經理李婷婷管理,同為繼任者的還有蔡熠陽、劉洋等。本次調整前,李婷婷在管基金只有1只,截至7月30日,年內跌幅近6%;蔡熠陽在管基金有2只,但投資經理年限僅有0.85年;劉洋在管基金有3只,主要是指數型基金。
洪仕賓表示,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的影響頗多,一方面,新任基金經理需要一定時間來熟悉基金的投資策略和持倉情況;另一方面,基金經理的更替也意味著投資風格和理念的轉變,可能導致基金凈值出現波動。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洪仕賓認為,基金經理變更之后,可能需要確定產品的運營情況,并重新審視投資策略和目標,以確保投資的穩定性和長期性。
權益業績“冰火兩重天”
宏利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是國內首家合資轉外資的公募基金公司,由宏利金融在亞洲的子公司宏利投資管理(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和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和49%。
然而,這家外資公募并無太多優勢,權益業績呈現“冰火兩重天”。具體來看,宏利基金旗下有7只股票型基金(AC類份額合并計算),截至7月31日,僅2只年內收益為正,其中宏利新能源A虧損最大,跌幅為12.41%。
再看混合型產品,宏利基金旗下有30只,收益正負各一半,今年以來回報率最高的產品收益為25.70%,回報率最低為-14.20%。其中約六分之一淪為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包括宏利消費行業量化精選、宏利半導體產業、宏利領先中小盤、宏利醫藥健康等。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宏利基金旗下共有63只公募產品,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合計為839.92億元,在全市場排第53位。
洪仕賓表示,從長遠來看,基金公司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內部管理,穩定基金經理隊伍,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機會,并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以確保人才不會流失。
“此外,公司還可以通過培訓和發展計劃來提高員工的技能和知識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內部溝通機制,以便員工能夠與其他部門有效溝通,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高基金公司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并吸引和留住優秀的投研人才。”洪仕賓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