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09:38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優巨新材主營業務主要為特種工程塑料聚芳醚砜及上游關鍵原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在招股書中稱,聚芳醚砜是一類透明的、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等級要求的特種工程塑料,俗稱...
IPO申報時業績高增長,隨著審核流程推進業績開始頂不住,且戰線拉長越往后業績越低迷,這類情形再添一個最新案例——來自廣東江門的優巨新材。
4月19日,深交所公告,因廣東優巨先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優巨新材”)、保薦人海通證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二條,深交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優巨新材上市申請于2022年6月獲受理,此時公司招股書披露的是2019年到2021年的業績,顯示營收從1.15億元猛增到3.33億元,凈利潤從1206萬元猛增至5721萬元。此后,公司陸續更新了六版招股書。
2022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錄得4.11億元和9192萬元,開始降速。而進入2023年,優巨新材財務數據一期不如一期,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滑7%和2%,2023年全年下滑幅度則分別達到13%和16%。
在第三輪問詢中,深交所重點關注公司期后業績從高增到快速下滑的情況,要求分析說明未來收入是否會持續下滑,是否具備成長性,是否持續符合創業板定位要求。
業績從高增到兩位數下滑
優巨新材主營業務主要為特種工程塑料聚芳醚砜及上游關鍵原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在招股書中稱,聚芳醚砜是一類透明的、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等級要求的特種工程塑料,俗稱“黃金塑料”,包含聚苯砜(PPSU)、聚砜(PSU)和聚醚砜(PES)三類,是處于高分子材料行業頂端一類新材料。
與招股書中公司對業務的描述相匹配,公司的業績也非常靚麗。首次申報時,公司擺出的是2019年到2021年三年的財務數據,其中營業收入分別為1.15億元、2.45億元和3.33億元,兩年增長近兩倍;凈利潤分別為1206萬元、2046萬元、5721萬元,兩年增長近4倍。
然而剛進入2022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就開始下降,雖然絕對值仍然不算低。其中,公司營業收入為4.11億元,同比增長約23%;凈利潤為9192萬元,同比增長約60%。
隨著審核流程拉長,公司開始更新2023年業績。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都轉為下滑,此時為個位數下滑。而進入2024年,公司更新了2023年全年數據,開始出現兩位數以上的下滑。
其中,公司營業收入下滑13%,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下滑16%和25%,經營凈現金流更是下滑67%。
監管對公司開展的第三輪問詢中,重點便聚焦申報后業績及業績來源。
未來收入是否會持續下滑?
深交所第三輪問詢發出時,公司的財務數據剛更新到2023年上半年。
彼時申報材料及前輪次審核問詢回復顯示,2023年1-6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2022年同期減少960.81萬元,下降5.45%。公司2023年1-9月經審閱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79%,凈利潤下降27%。公司解釋,2023年以來營業收入下滑主要系下游熱敏紙行業需求疲軟、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導致的雙酚S銷量、單價下滑所致。
2023年1-6月,公司主營產品之一雙酚S產品收入較2022年同期下降64.98%,毛利率由 2022年的48.51%下降至31.13%,產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93%下降至60.67%。2022年以來,雙酚S銷售單價持續下滑。國內雙酚S廠商傲倫達曾于2021年4月后幾近處于停產狀態,至2022年二季度逐步恢復生產。
2023年1-6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38.29萬元,低于凈利潤且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2023年6月末,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相比2022年末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公司2023年1-9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82.9%。
此情形下,深交所要求公司逐季度列示2022年以來雙酚S產品市場單價、公司銷售單價、對主要客戶銷售情況、市場份額占比、毛利率變化情況等,分析說明報告期內雙酚S呈現大幅增長后又大幅下降的原因,并結合市場需求、競爭對手復產等最新情況詳細分析相關影響因素是否已經消除,公司業績是否存在進一步下滑風險。
另外,公司被要求結合2023年以來與客戶訂單簽署周期變化、客戶需求變化及訪談確認情況,期末在手訂單情況、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及業績預計情況,分析說明未來收入是否會持續下滑,是否具備成長性,是否持續符合創業板定位要求。
最后,監管要求結合公司經營性應收、經營性應付、資產負債結構變化情況,分析說明2023年以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下降的原因,銷售回款是否放緩,現金流轉壓力及經營風險是否進一步增大。
對主要客戶銷售“逆勢”上升
申報材料及審核問詢回復顯示,報告期各期,公司向貿易商銷售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23.49%、30.34%、34.65%和41.02%,各期回函貿易商的期末庫存占公司對其銷量比例分別為1.65%、3.86%、9%和17.97%,占比均逐年提升。2023年1-6月,聚芳醚砜產品貿易商內銷收入占比由59.11%上升至78.78%。
公司對主要客戶江門鍶源的銷售主要應用于美國暖通建材、水處理領域。2023年1-6月,公司暖通建材領域產品銷售下滑,但公司對江門鍶源收入同比實現增長。
另外,2023年1-6月,公司前五大客戶中新增2家客戶。一家為貿易商東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其采購額由2022年的831.7萬元大幅增長至2023年1-6月的1353.46萬元,但公司應用于機械及電子電氣的聚芳醚砜產品銷售收入下滑13.37%。另一家為水處理膜生產商湖南澳維膜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公司開始批量生產、銷售處理膜級PSU材料,公司當年與該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其采購量快速上升。
為此,深交所首先要求公司列示報告期各期客戶總數量及銷售金額分布情況,區分直接客戶、貿易商客戶、不同銷售區域,列示客戶數量及銷售金額分布情況,并分析變動原因;結合前述情況,分析說明貿易商客戶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貿易商期末庫存占比逐年提升的原因,公司對貿易商的銷售收入是否真實,是否存在向貿易商壓貨的情形。
其次,深交所要求說明暖通建材領域市場環境變化是否導致公司主要客戶自身經營情況出現惡化,公司與暖通建材主要客戶合作是否穩定,收入、毛利率是否存在進一步下滑風險;在暖通建材領域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公司對江門鍶源收入實現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
最后,監管要求公司說明2023年以來對東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銷售額大幅增長的原因,東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向公司采購占其同類采購的比重,公司關聯方與該公司是否存在資金往來;報告期各期東莞市宏文塑化有限公司的采購周期是否發生變化,各期末庫存情況,是否實現對終端客戶的銷售。
漢宇集團“低價”入股?
招股書顯示,優巨新材第二大股東為上市公司漢宇集團,相關情況也遭監管重點問詢。
申報材料及審核問詢回復顯示,2016年3月,漢宇集團以5.25元/注冊資本入股優巨新材,2017年1月,江金投資以26.6元/注冊資本入股,2015年和2016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89.74萬元(未經審計)和68.66萬元(未經審計)。
為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2015年利潤水平高于2016年,而漢宇集團2016年入股價格顯著低于江金投資2017年入股價格的原因及合理性,進一步論證漢宇集團入股價格的公允性,漢宇集團入股后是否為公司提供客戶、供應商、技術、人員、廠房或其他類型資源,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是否構成股份支付,模擬測算如構成股份支付對公司報告期初未分配利潤的影響。
實際上,報告期內,公司向漢宇集團銷售通用工程塑料,金額分別為394.24萬元、730.81萬元、929.23萬元和280.85萬元,2020年和2021年通用工程塑料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5.75%和15.25%,部分改性PA存在委外加工,部分改性PA、改性PP 存在貿易銷售。
公司還承租漢宇集團兩處房產作為生產廠房、宿舍,出租方漢宇集團尚未取得相關房產的不動產權證書。
深交所要求說明向漢宇集團銷售通用工程塑料的背景,是否單獨為漢宇集團開展通用工程塑料業務,對漢宇集團的銷售收入占公司通用工程塑料收入的比例、占漢宇集團同類產品采購的比例,對漢宇集團銷售收入金額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
從問詢回復來看,公司還與漢宇集團及相關人員存在資金往來情形。為償還對漢宇集團的借款,2019年公司曾向漢宇集團實際控制人石華山借款750萬元,并按年利率8%計算利息。
另外,公司董事會秘書馬俊濤此前實際上是漢宇集團的董秘。
問詢回復顯示,馬俊濤于2008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職于漢宇集團,歷任研發部經理、采購部經理、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馬俊濤于2019年7月離任漢宇集團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并入職公司,于2019年7月至今歷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
馬俊濤入職公司后,通過公司員工持股平臺珠海納賢間接持有公司0.0457%股份,以及通過 2020年11月個人向公司增資直接持有公司0.887%的股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