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13:4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中,礦泉水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11.66%,占營業收入的71.28%;門業產品收入2.42億元,同比下降20.24%,占營業收入的21.57%;綠化工程收入0.59億...
4月15日,礦泉水生產企業吉林泉陽泉(7.190, -0.80, -10.01%)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陽泉”)發布2023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1.22億元,同比減少11.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57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泉陽泉是以長白山(19.840, -2.19, -9.94%)天然飲用礦泉水的生產、銷售,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養護及智能環保家居為一體的綜合型上市公司。公司目前擁有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園區園林”)、北京霍爾茨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等各專業分子公司,分布在吉林、江蘇、北京等地。
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中,礦泉水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11.66%,占營業收入的71.28%;門業產品收入2.42億元,同比下降20.24%,占營業收入的21.57%;綠化工程收入0.59億元,同比下降74.73%,占營業收入的5.30%。
在礦泉水主業方面,2023年,公司礦泉水生產量為104.04萬噸,同比增長26.51%;銷售量100.21萬噸,同比增長13.6%。礦泉水業務的毛利率為39.47%。
談及泉陽泉礦泉水主業的未來發展,中國食品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礦泉水對水源地要求很高,一般是以本地的水源地為主導的區域性品牌。而泉陽泉作為地方性的中小型企業,很難在全國市場做大,且由于其礦泉水業務線單一,不足以支撐未來的全渠道發展。”
而從市場競爭格局的視角來看,天然礦泉水所屬的“酒、飲料和精制茶”這一消費領域,因其高消費頻度、強用戶黏性以及穩定的消費習慣,使得不同品牌和企業之間形成了相對穩固的消費群體界限。因此,保持良性競爭局面成了各企業競爭博弈中的最優策略。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泉陽泉在2023年之所以會出現業績虧損,主要是受到了全資子公司園區園林的拖累。
今年1月份,泉陽泉曾在2023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中表示,受園林行業整體下行影響,公司全資子公司園區園林,去年園林綠化項目訂單量較前期大幅減少,導致經營利潤大幅下降,同時,由于工程項目回款較低,公司2023年計提合同資產、應收賬款減值損失約1.37億元。因園區園林公司業績大幅下滑,預計2023年將發生商譽減值3.69億元。
對于營業收入變動原因,泉陽泉在年報中表示:“主要是本期園林綠化行業整體處于下行趨勢,受到融資環境趨緊,市場因供需變化項目立項減少等因素疊加影響,園區園林項目訂單量較前期大幅減少所致。”
“園林綠化企業普遍呈現出區域性特色。該行業產業鏈涵蓋園林景觀設計、園林景觀工程施工及園林養護等多個專業領域,形成了細致而專業的分工體系。”一位不愿具名的建筑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行業的集中度正逐漸提高,競爭已不再是單一維度的較量,而是轉向以設計能力、服務水平、技術實力、品牌形象等多因素共同構成的綜合實力的較量。同時,傳統的園林企業也在逐步向智能化園林轉型,也將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
盡管園林綠化業務去年給泉陽泉帶來了虧損,但公司依然對園區園林所處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泉陽泉在年報中表示,近年來,園林行業正經歷過渡性調整期,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形勢較為困難。隨著國內大循環體系建設,擴大內需、加強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投資勢在必行,全國生態文明、生態園林城市、公園城市、森林城市、美麗鄉村等不同形態的城鄉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仍將是主旋律,未來行業仍有可能恢復向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