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8 16:03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二級市場上,自2024年以來,亞盛醫藥股價震蕩下滑,并于4月7日盤中跌至16.5港元/股,創出2022年11月以來新低。
亞盛醫藥近期發布2023年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5.9%;歸母凈利潤為-9.26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了4.8%。
年報顯示,2023年亞盛醫藥來自銷售制藥產品的收入為1.94億元,同比增長了10.64%;許可費收入和服務收入分別為2604.9萬元和240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6.94%和-76.97%。
目前,亞盛醫藥僅一款核心產品耐立克®(奧雷巴替尼,第三代BCR-ABL1抑制劑)進入商業化階段。2023年,耐立克®的銷售盒數增加了259%,總患者數增加了123%,準入醫院數量增加了567%。
銷售及分銷開支持續增長
由于耐立克®及其他產品商業化,亞盛醫藥2023年產生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為1.95億元,同比增長了24.1%;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流出7.26億元,而2022年同期凈流出6.54億元。
亞盛醫藥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經建立了約100人的商業化團隊。公司及信達生物制藥集團的團隊覆蓋了117家經銷商及800多家醫院。2023年,全國準入醫院和DTP藥房達到526家。
2023年1月,耐立克®被成功納入2022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用于T315I突變的CML-CP及CML-AP適應癥;2023年11月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對二代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有業內人士指出,新適應癥的獲批大幅擴大了患者適用人群,為耐藥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有望進一步提升耐立克®的商業化表現。
亞盛醫藥還表示,公司積極推動新適應癥于2024年下半年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并積極納入各城市普惠型商業醫療保險項目,最大限度的解決患者的可負擔性。此外,奧雷巴替尼也被納入最新版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治療指南。
對于耐立克®(奧雷巴替尼),亞盛醫藥曾在2022年5月發布公告稱,一項由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展的最新臨床前研究發現,耐立克®(奧雷巴替尼)對于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SARS-CoV-2–Omicron)誘導的細胞因數風暴具有治療潛力。隨后,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上述發現,公司計劃盡快推向人體臨床研究,也在與中國和美國的藥監部門聯系中。
不過,進入2023年,新冠疫情管控放開,市場上與新冠相關的疫苗和藥物需求下降,相關公司的業績大幅下滑,亞盛醫藥對于上述研究發現也未再提及。
APG-2575預計今年在中國遞交上市申請
目前,亞盛醫藥的臨床開發包括9個小分子候選藥物的產品管線。除耐立克®(奧雷巴替尼)外,還包括Lisaftoclax (APG-2575)、Alrizomadlin (APG-115)、Pelcitoclax (APG-1252)等。
不過,亞盛醫藥在年報中提到,上述產品均不能保證最終會成功并推出市場。西南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亞盛醫藥存在研發及商業化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藥品降價等一系列風險。
在上述產品管線中,APG-2575的表現尤為亮眼,2023年斬獲了3項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2023年8月,APG-2575獲美國FDA批準開展一項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用于治療既往接受治療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隨后,APG-2575獲CDE臨床試驗許可,開展其聯合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阿可替尼對比免疫化療的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用于一線治療初治CLL/SLL患者;同年12月,APG-2575再獲一項CDE批準的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用于一線治療新診斷老年或體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亞盛醫藥透露,APG-2575預計2024年于中國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上市4年四度配售合計融資近30億港元
未能實現盈利、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持續流出的亞盛醫藥,2023年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流入為3.69億元。
事實上,自2019年上市以來,亞盛醫藥對資本市場的融資較為依賴。IPO首發募資3.7億港元后,亞盛醫藥進行了4次配售,募資金額分別為7.02億港元、11.71億港元、3.88億港元和5.5億港元。近5年,亞盛醫藥從資本市場合計融資了31.81億港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亞盛醫藥的現金及銀行結余為10.93億元,而公司行政、研發及銷售在過去一年的開支就超過了10億元。
截至2023年底,亞盛醫藥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4倍、1.4倍和993.5%,而2022年底上述數據分別為1.9倍、1.8倍和73.5%。以此計算,亞盛醫藥2023年資產負債比率增長了920個百分點。
對于亞盛醫藥未來的業績表現,西南證券研報稱,預計2024-202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4億元、6.2億元和11.8億元;而在2023年8月出具的研報給出的預測顯示,2024年和202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1億元和13.1億元。這意味著該機構調低了亞盛醫藥的收入預期。
二級市場上,自2024年以來,亞盛醫藥股價震蕩下滑,并于4月7日盤中跌至16.5港元/股,創出2022年11月以來新低。
亞盛醫藥何時能夠盈利?產品研發及商業化如何表現?中國網財經將保持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