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10:54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包括中鐵信托、百瑞信托、山西信托、雪松信托、廈門信托、重慶信托、云南信托、華潤信托、興業信托、中誠信托等在內的30余家信托公司收到了來自金融監...
行業強監管背景下,信托公司頻頻“吃罰單”。數據顯示,截至發稿,2023年以來中國信托行業共收到近60張罰單,涉及30余家信托公司,總罰款金額超過4500萬元。其中,僅雪松國際信托(簡稱“雪松信托”)被罰金額就超過千萬元。業內專家表示,在信托業務新分類指引下,信托監管政策持續升級,強監管態勢將保持常態化。
多家信托公司遭行政處罰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簡稱“金融監管總局”)北京監管局日前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因存在未履行謹慎勤勉業務、應收賬款真實性審查以及資金監控失職等多項違法違規事實,英大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英大信托”)及多名相關責任人被行政處罰。其中,英大信托被罰款合計100萬元,時任信托業務三部總經理劉金州和時任北京業務團隊、資產證券化工作團隊負責人王濤均被處以警告。
今年1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寧波監管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昆侖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昆侖信托”)因存在以多種方式違規承接風險項目等8項主要違法違規事實,被合計罰款540萬元。2月5日,金融監管總局山西監管局披露,時任山西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山西信托”)中小企業事業二部(債權信托部)總經理魏冬冬,對山西信托盡職調查不到位和成立公告披露不規范、信托計劃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到位事項負有責任,被處以警告處罰。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包括中鐵信托、百瑞信托、山西信托、雪松信托、廈門信托、重慶信托、云南信托、華潤信托、興業信托、中誠信托等在內的30余家信托公司收到了來自金融監管總局的罰單,涉及多家知名機構和相關負責人,被罰款金額合計達4542萬元。其中,單筆罰款超過100萬元的罰單有11單。
雪松信托去年累計受罰超千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罰款金額方面,雪松信托收到2023年最大額度罰款。具體來看,雪松信托在2023年9月被金融監管總局江西監管局處以690萬元罰款,原因是涉及多項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向地方政府違規提供融資和接受政府擔保、向不符合資質的開發商提供融資、財務管理不善、大股東挪用資金、資產減值準備不足、薪酬管理不規范、信托項目設立和投后管理不當以及向不符合規定的項目提供融資等。雪松信托相關高管人員則被處警告,并處罰款合計260萬元。此外,雪松信托在2023年的6月和2月分別因其他違規行為被罰款220萬元和50萬元。總的來看,加上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雪松信托2023年累計罰款金額高達千萬元。
記者注意到,多家信托公司被罰和房地產有關。比如,山西信托的違法事項中,有“信托資金變相用于土地儲備”;雪松信托被罰的理由中,含“向開發商資質不達標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等。另外,還有多家信托公司因數據質量問題被處罰。比如,昆侖信托因“標準化監管數據錯漏報、標準化監管數據交叉核驗不一致”,被金融監管總局寧波監管局處以80萬元罰款,相關責任人被予以警告;云南信托因“部分非現場監管統計數據與事實不符”等違法違規事實,被監管處以60萬元罰款。
強監管重塑行業生態
“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是金融風險防范的重點領域,也是信托公司展業合作多有涉及的業務領域,需要格外防范和關注,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中國信托業協會特約研究員袁田表示,面對行業轉型承壓和新業務拓展機遇并存的發展情況,2023年以來,行業內信托公司股東和經營層變動頻繁,超三成信托公司董監高發生變動,這一方面會加速信托公司戰略調整,深化促進業務轉型,另一方面也會對公司治理帶來不確定性挑戰。
另外,監管處罰還涉及其他一些違法違規事實,主要包括七個方面:貸前盡調、貸后管理不盡責,導致項目出現風險或信托資金被挪用;非潔凈處置信托項目、轉讓信貸資產;信托產品凈值化管理不到位;虛假壓降融資類信托、通道業務;違規剛性兌付;銷售環節合格投資者的認定及人數違規;未按規定向投資者披露信息等。如中鐵信托、廈門信托、雪松信托等信托公司存在貸后、投后管理不嚴,導致信托資金被挪用問題;中鐵信托、金谷信托存在“非潔凈”處置信托項目、轉讓信貸資產等違規;華潤信托、雪松信托存在信托產品凈值化管理不到位問題。
“處罰只是手段,并非目的,監管趨嚴可以起到較好的警示效果,雖然在短期內給部分信托公司帶來陣痛,但長期看有利于行業健康規范發展。”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雖然近年信托罰單有所增加,但整體行業風險可控。針對近年來金融市場的諸多亂象,監管部門加大處罰問責力度,提升違法違規成本,震懾違法違規行為,強監管的良好氛圍正在加快形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