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1 10:53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招股書介紹,嘉立創為業內領先、具有行業變革意義的電子產業一站式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公司提供覆蓋EDA/CAM工業軟件、印制電路板制造、電子元器件購銷、電子裝聯等全產...
日前,擬沖刺深交所主板的深圳嘉立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嘉立創”)對外更新了招股書。記者發現,在沖刺IPO之前的2021年,嘉立創連續收購多家公司,公司營收規模也因此大幅增長。但在收購過程中,嘉立創卻出現了關聯方資金拆借等內控不規范情形。2022年,嘉立創又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其主營業務毛利率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通過并購實現規模快速擴張
據招股書介紹,嘉立創為業內領先、具有行業變革意義的電子產業一站式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公司提供覆蓋EDA/CAM工業軟件、印制電路板制造、電子元器件購銷、電子裝聯等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
報告期(指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至6月)內,嘉立創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77億元、59.55億元、63.87億元及32.03億元,其中2021年和2022年分別同比增長81.73%和7.26%。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沖刺IPO之前,嘉立創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收購了江蘇中信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江蘇中信華”)、江西中信華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簡稱“江西中信華”)、中信華電子產業園發展(漣水)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華產業園”)和深圳市立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立創電子”)等4家公司的100%股權。
嘉立創認為,收購江蘇中信華、江西中信華和中信華產業園,有利于公司整合PCB中大批量業務,完善公司的PCB生產品類,解決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在收購立創電子后,公司則整合了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將PCB制造、電子元器件分銷、電子裝聯等電子產業一站式全鏈條服務涉及的經營主體整合到公司控制范圍內,有利于充分發揮各主體間協同效應,全方位滿足電子產業客戶樣品試制、小批量生產階段的需求,進一步拓展公司的未來發展空間。
通過上述收購,嘉立創的營收規模實現了大幅度增長。2022年和2023年1至6月,嘉立創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87億元和32.03億元。而同期,立創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億元和13.40億元,約占總營收的48.54%和41.84%;江蘇中信華所貢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和2.02億元,約占總營收的5.23%和6.31%。2022年和2023年1至6月,嘉立創所收購的立創電子和江蘇中信華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合計分別約為34.34億元和15.4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約為53.77%和48.14%。
報告期內存內控不規范行為
伴隨著接二連三的收購行為,嘉立創出現了內控不規范情形。2021年,嘉立創通過換股方式收購立創電子100%股權。收購前,公司副總經理賀定球通過深圳芯易澤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芯易澤”)持有立創電子股份,為緩解個人資金壓力,繳納換股收購所產生的個人所得稅,賀定球擬向嘉立創借款。
因未充分了解相關稅收繳納政策,嘉立創先后于2021年10月、2022年1月按照借款協議約定將兩筆款項打給芯易澤,擬由其代為繳納。后經咨詢相關稅務部門,上述稅費需由賀定球本人直接繳納,故芯易澤隨即歸還上述借款,鑒于拆借時間較短,上述兩筆借款未實際計提利息。2022年3月,賀定球按稅務部門最終確定的繳納金額向公司借款718.93萬元,雙方約定借款利率為3.85%。嘉立創表示,這一利率標準主要參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定價公允,目前賀定球已歸還上述拆借的本金及利息。
嘉立創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雖然存在關聯方資金拆借行為,但關聯方資金占用款項已結清,公司不存在受到行政處罰的風險,公司也未發生關聯方資金拆借行為相關的行政處罰、訴訟、糾紛;前述關聯方資金拆借行為不構成重大違法行為及本次發行的法律障礙,關聯方資金拆借行為不構成對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已對相關行為進行規范。
除此之外,嘉立創還存在關聯方代收款等行為。2020年度,公司存在使用實際控制人袁江濤中國工商銀行尾號1470、招商銀行尾號2146、中國農業銀行尾號3377的個人銀行賬戶代收廢料款項的情形。另外,嘉立創還存在公司第一大股東深圳中信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圳中信華”)代公司收取廢料款的情況,公司2020年度、2021年度收到深圳中信華代收的廢料款金額分別為287.25萬元、46.64萬元。嘉立創表示,上述代收款行為已于2021年終止,相關款項已全部結清。
2022年增收不增利
嘉立創通過系列收購,在營業收入提升方面有所幫助,但到了2022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報告期內,嘉立創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5億元、6.59億元、5.73億元及3.47億元,其中2022年同比下滑13.16%。報告期各期,嘉立創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1.61%、24.24%、21.04%及24.45%。其中,2022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從產品來看,2020年嘉立創核心產品PCB的毛利率為43.62%,到了2021年則下滑至29.02%,2022年進一步下滑至23.44%;另一產品PCBA,2020年的毛利率為45.87%,而到了2021年和2022年則分別下降到33.30%和34.11%。
招股書顯示,原材料采購價格的變化,是導致嘉立創毛利率波動的重要因素。報告期內,嘉立創PCB制造所用直接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56.85%、64.02%、56.05%及52.42%。
2021年和2022年,嘉立創大多數原材料的采購單價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如數字芯片、模擬芯片和晶體管類等,2021年采購的平均單價分別同比上漲70.76%、45.07%和22.02%;2022年分別同比上漲20.31%、35.83%和18.50%。2021年嘉立創對上述三大產品的采購金額分別為8.11億元、4.20億元和2.97億元,2022年采購金額分別為10.55億元、5.29億元和3.61億元。
不過,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嘉立創會根據當期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來調整該年度產品對外售價。如2021年,嘉立創PCB業務單價同比提高8.08%至453.46元/平方米,主要因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導致產品成本提高,公司相應調整產品單價;到了2022年,流動性收縮與供應端的改善推動銅價在2022年總體呈現下跌的趨勢,公司綜合考慮材料成本下降和市場需求變化,適時下調了產品銷售價格。
對于嘉立創所存在的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致函公司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收到回復。針對嘉立創IPO存在的其他問題,《經濟參考報》將持續予以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