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14:44 |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伴隨國內汽車市場轉型以及新舊勢能交替,汽車市場銷量依舊保持穩定增長勢頭,新能源車屢屢創出歷史銷量新高,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穩定發展的節拍器。...
連續14年蟬聯全球最大新車市場,這是我國汽車市場交出的發展成績單。
近年來,伴隨國內汽車市場轉型以及新舊勢能交替,汽車市場銷量依舊保持穩定增長勢頭,新能源車屢屢創出歷史銷量新高,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穩定發展的節拍器。
事實上,我國汽車市場平穩發展的關鍵,在于產品核心技術突破和品質提升。
高質量發展成業內共識
汽車屬于大宗型消費品,具有單價高、復購頻率低的特點。基于這樣的前提,如何實現車市穩定發展,對于全球汽車市場而言都是一個現實問題。
近年來,我國車市保持持續向好勢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汽車產銷總量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車產銷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乘用車市場連續8年超過2000萬輛。
可以說,我國車市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這種強勢表現依然延續至今。今年前8個月,我國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8%,遠超業內預期。
為何我國汽車市場始終保持增長動力和平穩增速?原因在于,除了龐大的市場需求因素外,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我國車市找到了打開消費市場需求大門的鑰匙——產品質量提升。
這一點,從消費者挑選車輛的專業性就可看出端倪。
在汽車消費市場發展初期,汽車企業僅通過產品外觀煥新或其他細小改變便可以輕松打動消費者。為此,部分車企針對旗下車型采用每年一改款的方式在市場營銷方面做足文章。
不過,表面上的改變對于車輛實際品質提升并無太多幫助。伴隨汽車市場不斷向縱深發展,消費者購買產品時不僅關注產品價格,更關注產品的質量。部分核心技術缺失、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的車企,因市場表現不佳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以德國車企寶沃汽車為例,進入市場以來,有關其產品質量缺陷的報道從未停止,發動機噪聲大、車輛油耗過高、變速箱故障頻發等問題,透支了消費市場對品牌的信任。最終,寶沃汽車退出市場。
記者梳理發現,最近5年,近20家車企退市都與產品質量缺陷有直接關系。
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國內汽車市場開啟了一場質量發展的浪潮。今年以來,多家車企宣布將產品品質提升作為接下來工作的重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23泰達汽車論壇上表示,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關鍵。要引導企業強化品牌發展戰略,健全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和追溯機制,提升汽車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中國質量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燃油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測評結果顯示,2022年中國燃油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為80分,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具體來看,行業品牌形象和感知質量得分分別為81.4分和80.3分,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不難看出,行業持續的質量提升行動取得了積極效果。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快速推進,汽車企業要由單純提供產品,逐步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統解決方案轉變。通過數字化手段應用,全面提升研發效率和研發質量,構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研發體系,提升產品研發效率和市場應變能力,助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核心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如今,越來越多車企意識到:唯有提供更符合主流消費群體所需的高質量產品,才能滿足消費市場日漸提升的用車需求。
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各大車企通過各種技術方式實現燃油利用率提升,以此降低車輛百公里油耗,在不犧牲動力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消費者的用車成本;在新能源車市場,隨著動力電池研發領域的持續突破,單次充電車輛續航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大關,續航里程焦慮已逐漸成為過去時。
實際上,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車企必須依靠產品力來說話。而近年來發展迅猛的自主品牌則是產品力提升換來市場的代表。
眾所周知,早期,由于產品陣容單一、核心技術嚴重缺失,自主品牌往往只能依靠價格優勢吸引消費市場關注,這也給自主品牌貼上了“產品不行只能價格來湊”的標簽。
中汽協數據顯示,由于缺失核心技術話語權,多年前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曾遭遇“13個月連降”,成為自主品牌不愿提及的慘痛經歷。事實證明,沒有好的產品為基礎,再便宜的價格也無法真正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此后,自主品牌借助“新四化”轉型契機,正式開啟了全新的發展篇章。得益于在電動化領域的提前布局,自主品牌產品力大幅提升,尤其在動力電池、智能網聯技術以及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對合資品牌的趕超,現已在汽車市場中牢牢占有主導地位。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8月,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占比達54.2%,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長。
良好的市場表現推動自主品牌投入更多精力在售后服務領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發現,在最近1年售后服務口碑指數排名中,自主品牌均位列各汽車品牌組首位。
8月,一家國產動力電池制造商發布了全新的超充電池,這款電池支持“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的快捷充電速度,大幅減少了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等待時長。
從解決續航里程焦慮到如今緩解充電焦慮,每一次技術提升都為消費者用車帶來更好的市場環境。
葉盛基認為,技術提升不僅是一句口頭承諾,而是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汽車企業要擴大品牌和產品的延伸服務,關注產品創新和質量提升,增強品牌科技含量,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行業監管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進入全新發展階段,技術加速迭代、產業發展不斷深化、行業監管需求更為迫切。
用車安全是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基石。作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用車安全的關鍵環節,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安全監管至關重要。
圍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輔助駕駛技術等新產品、新技術,市場監管總局大力推動沙盒監管制度試點,組建專家委員會制定配套的技術指南等文件,推動沙盒監管制度安全可控,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保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和社會公共安全,去年,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5部門共同發布的《關于試行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的通告》中明確,沙盒監管的對象是在車輛中使用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前沿技術,或實現各級別自動駕駛、遠程升級等新功能新模式。汽車安全沙盒監管是在后市場階段針對車輛應用的前沿技術進行深度安全測試的機制,主要目的是引導企業查找問題、改進設計、降低風險。
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修訂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據悉,該指南是在對第一階段標準體系建設情況進行客觀總結、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需求和新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后,形成的框架更加完善、內容更加全面、邏輯更加清晰的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與傳統汽車使用功能不同的是,智能網聯汽車擁有“常用常新”的用車體驗,這與車輛搭載OTA技術有關。
針對這一新興技術,市場監管總局此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提出,車企使用OTA開展技術服務活動的,以及使用OTA消除車輛缺陷、實施召回的,需要備案。同時,要求如果OTA方式未能有效消除缺陷或造成新的缺陷,生產者應當再次采取召回措施,表明了加強汽車召回監管工作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多家車企通過OTA技術進行大范圍召回,節省了消費者往返汽車4S店的時間成本。例如,5月12日,特斯拉累計召回包括Model S、Model X在內的多款車型,累計超過110萬輛。更新后的車輛,可以根據車主喜好對駕駛模式做出調節。
從目前的布局來看,國內汽車市場正在走上高質量發展的賽道。相信隨著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汽車市場將從產品、技術及消費市場環境等層面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改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