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6 16:36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凈虧損同比收窄2.2億元至19.8億元。
近日,北汽藍谷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雖然銷量錄得大幅增長,卻也暴露了往期更加糟糕的數據。
半年銷量不及埃安一月
上半年北汽藍谷營收57.7億元,同比增長65.85%。這主要得益于銷量的提升,今年前6個月,北汽藍谷累計銷售3.52萬輛,同比增幅超100%。
銷量的大幅增長主要源于薄弱的基數。事實上,北汽的銷售數據放在行業來看依然處于底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78.8萬輛和374.7萬輛,分別同比增長42.4%和44.1%。從車型來看,純電動車銷量271.9萬輛,占新能源車銷量的71.8%。
而在一片漲勢之中,以純電為主的北汽藍谷上半年銷量僅3.52萬,其中極狐品牌累計銷量達8791輛,與同為“大廠之子”的埃安、極氪等相差甚遠。
以廣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為例,其6月銷售4.5萬輛,單月銷量吊打北汽藍谷半年銷量,上半年埃安對應銷量20.93萬,相當于極狐的24倍左右。極氪半年銷量4.26萬輛,對應極狐的5倍左右。
三年半巨虧191億
費用方面,北汽藍谷上半年有所控制。報告期內,北汽藍谷管理費用為3.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4.6億元;財務費用為2.3億元,去年同期為3.1億元;不過,銷售費用卻同比增長4.9%至9.3億元,對此公司稱是由于銷量的提升,銷售費用同比提升。
加大成本管控和費用壓降后,北汽藍谷的凈虧損有所收窄。
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凈虧損同比收窄2.2億元至19.8億元。
記者查詢發現,近三年來,北汽藍谷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凈虧損分別為64.82億元、52.44億元和54.65億元。算上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三年半虧損總額超191億元。
今年初,由特斯拉引起的新能源汽車降價潮攪動了中國車市,疊加3月份由湖北地方引起的全國性降價潮,上半年汽車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
在此大環境下,北汽藍谷雖曾表示自己會保持自身定力,不加入價格混戰。但5月,旗下極狐最開始與華為合作的極狐阿爾法S HI版更名為阿爾法S先行版,推出的新車型售價32.98萬元,較此前下調10萬元之多,且發布會上,管理層表示將會以全額返還的形式,將該差價補回老車主。
以今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和銷量計算,北汽藍谷每賣一輛車,便虧損5.6萬元左右。上半年,北汽藍谷總經理代康偉曾表示,“2023年的首要任務就是上量。”要量的背后便是持續的凈虧損。
即使降價賣、虧著賣,北汽藍谷依然存在賣不動的情況。
財報中,截至6月30日,公司賬面存貨為24.09億元,同比暴增108.3%,其中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達到11.6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報告期內還對庫存商品計提了2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
在虧損的同時,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也由正轉負,從去年同期的凈流入20.51億元變為凈流出15.8億元。
極狐難救新能源陣線
當前,極狐已經成為北汽藍谷未來的希望。
公司董秘趙冀曾表示,“我們已基本上把80%的希望和未來公司的增長點都押在極狐身上,今年開始可以看到極狐的量逐漸提升。”
但有華為加持的極狐在2022年僅完成1.26萬輛的批發銷量,與全年4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
有業內人士指出,HI模式效果最初反響不佳的很大原因在于極狐汽車將價格定得過高,另一方面是磨合開發過程較緩慢,交付時間被拉長。
為此,極狐于今年先后推出了旗下場景化造車的首款產品KAOLA與阿爾法S先行版,將產品價格再次下探,KAOLA的最低售價13.38萬元,而改名后的先行版更是下調了10萬元至32.98萬元。
按照極狐規劃,基于場景化造車,KAOLA后極狐還將推出兩款新車,與現有車型組成6款車型的產品矩陣。趙冀表示,“明年是產品布局關鍵一年,北汽新能源將繼續以‘場景化造車’為突破口。”
除此之外,為了增加品牌影響力,公司與華為智選模式合作的首款產品將于2024年發布。此前,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北汽新能源在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現有戰略合作基礎上,將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開展智選合作,首款車型定位為高端智能純電動轎車。
據悉,為了生產新車,公司將現有的BE22平臺全方面升級,趙冀稱,“BE22平臺是高端車平臺,這款高端的純電動乘用轎車定價會高于極狐品牌車型,但在產品線上與極狐不會有太大交集。”
但該平臺能否幫助北汽藍谷提升銷量,實現盈利,市場仍持質疑態度。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