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16:2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萊美藥業實現營收4.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67%。雖營收保持增長,但萊美藥業近些年一直在虧損。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凈利潤分別虧損1....
8月23日晚間,萊美藥業發布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05.69萬元,仍處于虧損狀態。而在2019年至2022年,公司已連續虧損四年。近年來,萊美藥業也先后嘗試變更實控人、變賣資產等方式“自救”,但目前來看,公司仍未走出泥淖。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萊美藥業實現營收4.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67%。雖營收保持增長,但萊美藥業近些年一直在虧損。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凈利潤分別虧損1.55億元、3.27億元、1億元、0.69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仍虧損超5000萬元。
除盈利艱難外,萊美藥業的銷售費用居高不下。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為2.41億元,同比增長2.11%,占比同期營收的53%。據介紹,萊美藥業的銷售模式為銷售團隊與國營、國資和上市的大型商業公司合作,銷往醫院及各級銷售終端。
“50%的銷售費用率確實偏高。”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直言,“這意味著企業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發展依賴營銷驅動,在市場推廣和銷售方面依賴大量投入,甚至還存在一些管理上的問題。”
對此,記者致電萊美藥業,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稱:“我們的銷售費用在醫藥行業屬于正常的支出,不存在一些不合規的情況。”
深陷虧損的萊美藥業,這些年來也在不斷“自救”。2020年,萊美藥業易主,實控人變更為廣西國資委,中恒集團成為公司大股東;同年,萊美藥業開啟變賣資產“瘦身”,先后通過股權轉讓方式處置了四川禾正、萊美金鼠、萊美健康以及聯營企業成都美康醫藥信息系統公司、四川美康醫藥軟件的股權。2021年,公司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出讓金星健康藥業控股權。此外,公司還發布定增方案,通過向中恒集團等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方式募資不超10.84億元,用于償債補流。
上述舉措短時間內讓萊美藥業“減負”不少。但即便如此,從自身“造血”能力看,在集采背景下,萊美藥業的利潤仍在被不斷攤薄。
“公司半年報披露了相關應對戰略,也就是會通過一些存量業務、以及一些創新業務讓公司的戰略規劃落地。”萊美藥業上述工作人員說。
業內人士認為,帶量采購顯著降低產品價格,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仿制藥企,可能會衰落得更快。萊美藥業也在半年報中表示,隨著醫保控費等相關政策逐漸深化,集中帶量采購政策在全國的推廣實施,一系列政策趨勢或將導致藥品招標制度的重大改革,進而影響藥品的招標和價格,公司面臨藥品在招投標中落標或者價格大幅下降的風險,進而壓縮公司的盈利空間。
“集采背景下,仿制藥企突圍需要尋找創新和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可努力提高研發能力,通過深化與醫療機構合作、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和形象等方式提升競爭力。”鄧之東表示。
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在國內市場高度飽和的情況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也是一條有效的突圍之路。此外,仿制藥企也要從單一化學仿制藥生產轉型升級為提供藥品配套服務的現代化藥企,如提供病患管理、健康教育、藥品信息咨詢等服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