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 14:28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簡歷,王乃力,1996年9月參加工作。曾任北方證券有限公司營業部副經理、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零售業務部總監兼北京分公...
總經理、董事長雙雙離任!
今日,北信瑞豐基金公告顯示,李永東于8月15日離任董事長、且不再代任督察長,趙遠峰也于同日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一職。公告還同時宣布任命夏彬為公司新董事長、并代任督察長,副總經理王乃力則代任總經理。
總經理、董事長雙雙離任
北信瑞豐基金新董事長上任
今日,北信瑞豐基金發布董事長變更公告顯示,2023年8月15日起,夏彬新任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同時代任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長。公告同時顯示,李永東因工作原因,于8月15日離任董事長、不再代任督察長一職。公告表示,其中夏彬代行督察長職務,代行職務時間自上任督察長離任之日起不超過六個月。
根據簡歷, 夏彬1991年7月參加工作。先后在四川金路股份有限公司、君安證券有限公司、國信證券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中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電投資控股公司、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工作,擔任過市場部副經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投資部總經理、銷售總監、董事會秘書、副總裁等職務。
今日,北信瑞豐基金還發布另一則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王乃力已于2023年8月15日代任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趙遠峰則于同日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一職。公告表示,公司副總經理王乃力代為履行總經理職務時間不超過六個月。
根據簡歷,王乃力,1996年9月參加工作。曾任北方證券有限公司營業部副經理、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零售業務部總監兼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監,2021年12月加入北信瑞豐基金,現任副總經理。
近年來公司高管變更較為頻繁
近年來,北信瑞豐基金高管變更較為頻繁。
今年4月,北信瑞豐基金督察長張恩源因個人原因辭職,督察長職務由公司董事長李永東代任。這距離張恩源加盟北信瑞豐尚不滿兩年。
記者注意到,2021年公司出現過一波離職潮,其中包括副總經理、督察長、總經理等在內4位高管,此外,還有6位基金經理離職。
比如,2021年1月,北信瑞豐基金副總經理李鑫因個人原因離任,同年11月,王乃力接替副總經理一職。
2021年10月,朱彥因個人原因離任公司總經理一職。同月,原國都證券趙遠峰出任公司總經理。今日又公告,趙遠峰也離任,任期也未滿兩年。
2019年11月,北信瑞豐基金新任董事長李永東上任,前董事長周瑞明因工作需要離任。2020年初,李永東還曾喊出“要用三年左右時間,爭取非貨幣基金規模達到行業中位水平;用六年左右時間,爭取非貨幣基金規模進入行業前1/3行列。”此后,北信瑞豐基金進行全方位“改革”,推行事業部制試點、改革激勵約束與選人用人機制、豐富產品線、優化產品結構……
如今三年屆滿,現實和目標相去甚遠。
年內在管規模重回成立初期
部分權益產品業績墊底
根據公開信息,北信瑞豐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由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與萊州瑞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為60%和40%。
從規模來看,2018年,北信瑞豐基金在管規模首次突破百億,而在2019-2021年三年牛市期間,管理規模一度達到133.95億元,此后規模便一路下滑。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北信瑞豐管理規模再次跌到15.49億元新谷底,差不多回到了剛成立初期的規模。今年二季度略有回升,截至二季度末,北信瑞豐基金管理規模僅為30.05億元,排在倒數42位。
而和北信瑞豐基金同年成立的中金基金、創金合信基金規模都已跨入千億行列,而同年成立、同為信托系的嘉合基金和圓信永豐基金,二季度末的管理規模也均在350億元左右。
從產品結構來看,北信瑞銀基金固收產品占大頭,旗下債券型基金北信瑞豐穩定收益規模20.22億元,占整體規模的66%,而權益類基金規模則相對較小,固收類與權益類產品兩者之間比例約為6:1,產品結構失衡現象較為突出。
目前,北信瑞銀基金旗下15只基金,其中有接近7成產品已經淪為迷你基金。多只權益類基金產品業績表現差強人意,比如北信瑞豐優勢行業、北信瑞豐量化優選、北信瑞豐研究精選近1年虧損為-30%、-25%、-26%,在同類產品中業績墊底。北信瑞豐產業升級雖然近5年回報翻倍,但近1年、近3年業績也不如人意,分別虧損超-20%、-7%,處于后30%、40%分位。
從投研團隊來看,次新人居多,目前在任基金經理8人,平均任職僅2.86年,其中投資經理年限最長的為6年多。
記者注意到,2022年初,北信瑞豐還曾爆出過員工內部信風波,問題直指公司管理和渠道問題。根據“公開信”,前員工指出公司在休假、出差以及報銷等諸多行政管理領域存在問題。對于部分問題,當時公司均予以解釋和否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