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 10:44 | 來源:家電圈 | 作者:文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拼多多直面用戶“百億補貼就是便宜”的品牌心智,在家電零售市場上闖出一條“價格型規模化消費”的道路。
拼多多,在家電零售市場上,與京東、天貓,以及蘇寧易購相比,看似最大的差異是“低價、就是便宜”的用戶心智建立,實際是公司追求極致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追求效率驅動,真正讓用戶感受到“價格是真的便宜”。
在家電零售市場上,拼多多一直是“另類”的存在。原因除了眾所周知的低價電商,還有讓同行羨慕的強大社交電商基因。梳理目前家電行業的主流零售渠道,只有拼多多是讓眾多用戶可以感受到的“真便宜”。
最近2、3年以來,在京東、天貓加速從線上電商向線下實體店擴張,穩步搶奪國美、蘇寧這一輪讓出的連鎖大賣場占據城市綜合旗艦店的機會空間之際,開創社交電商、以低價著稱的拼多多,卻以“極致高效的供應鏈管理體系”為支撐,以及直面用戶“百億補貼就是便宜”的品牌心智,在家電零售市場上闖出一條“價格型規模化消費”的道路。
站在家電產業的發展角度來看,市場上的用戶需求是多元、開放的,有高端、有品質,也有價格的。所以,拼多多注定是一部分價格型用戶群體需要的電商選購平臺。其次,在京東、天貓線上線下批發分銷,以及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各個家電大品牌的專賣店、旗艦店“推高賣精”之外,還有一部分用戶追求高性價比和低價格,可以說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再者,商業的多樣化,產業的生態化,也決定了在平臺型電商、內容型電商,以及直播型電商之外,社交電商也會有不錯的機會和可能。
事實上,很多家電廠商應該都發現了,從過去的2年間,特別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拼多多平臺就已經出現了頭部家電企業和家電大品牌的深度、直接性合作。比如,包括海爾、美的、海信、格蘭仕、TCL空調、老板電器、華帝等都建立了專門的官方旗艦店,同時方太廚電、奧克斯空調、西門子家電等也都開設了專賣店,同時還有大量其它家電品牌則通過第三方商業合作伙伴的方式進入拼多多平臺搶訂單。
目前家電廠商與拼多多的合作,家電圈獲悉,基本上有三種主流模式:一種是最基本的,大量低價貨源,在平臺直接賣貨,主打一個性價比,追求的就是規模化出貨的能力;另一種是則是升級版的,針對拼多多平臺的用戶和屬性,定制相關的品牌和產品,從而實現在平臺的消費趨勢引導和市場訂單的搶奪,搶奪拼多多追求高性價比和高品質的用戶。還有一種則是家電全品類、多品類的戰略合作,借助拼多多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通過強勢品類帶動弱勢品類,為企業找到新的規模增長點。
正是家電企業對于拼多多平臺零售出貨能力的認同和需要,這也造就了拼多多作為社交電商的實力和地位。正如一位家電零售同行所說,拼多多,在京東、天貓的眼中,就是神奇一般的存在,可以說有一種“說不起來的味道”。既有羨慕的,也有不服的。但本質就是這家企業的基因就是低價的社交型電商,主打的就是朋友間、親戚間低價好貨進行相互推薦和分享等引流。
與京東、天貓當前在家電零售市場的發展相比,拼多多已經形成幾個明顯差異化的優勢:一是,不搞線下門店、不控貨,不做下沉渠道和實體門店,只是掌握供應鏈資源,完全以效率驅動,追求“勤進快銷”;二是,不做B端批發業務,而是將重點鎖定C端用戶需求滿足,通過面向用戶的百億補貼活動建立品牌的認知心智,又通過高效極致的供應鏈團隊深耕對接家電企業,從而保證產品貨源的順暢和成本的極致。
透過拼多多在家電零售行業上的發展和興起,并引發的家電零售渠道走勢和格局的變化,家電圈認為:可以確定一個方向,認證一件事情。即,家電零售渠道的變革,未來既需要京東、天貓這樣的平臺商,將線上與線下的零售、批發業務同時發展,同時也需要拼多多這樣的社交電商,重點以低價搶奪用戶的零售訂單。
也就是說,未來家電零售的品牌渠道格局,將會呈現京東與天貓領頭,拼多多與蘇寧易購參與,以及各地家電商場和百貨大樓渠道分食的梯隊式格局。同時,整個流通業態已經不是簡單的批發和零售,而是基于掌握資源企業以強大的供應鏈資源整合和對接能力,形成“或全國批、或全國賣”的發展新秩序。
同時,這也讓外界更加相信決定企業發展和轉型的“基因論”。即不同企業的基因,既決定了企業未來的走勢,也會成為影響產業發展走勢的關鍵力量。無論是海爾、美的、格力等家電品牌商,多年來給用戶形成的“服務好、品牌大、品質好”等烙印,還是當年國美蘇寧留給很多用戶的“專業賣家電”品牌認知,或是最近幾年來京東、天貓帶給中國家庭的“品質家電”認知,都釋放出產業的發展定律和主流用戶的認知。
回到拼多多,一是價格是真的低,二是主打就是低價。最終,這種來自用戶的認知,既是企業發展經營過程中的最大財富,也是產業發展的商業定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