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14:36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秦燕玲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家發改委7月24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從明確工作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健全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環境4個方面,提出了...
國家發改委7月24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從明確工作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健全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環境4個方面,提出了17項針對性具體措施,幫助解決民間投資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
同日,發改委舉行介紹促進民間投資有關情況專題發布會,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固定資產投資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韓志峰出席會議,并就當前外界關心的投資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1、發揮投貸聯動機制作用,減少銀企信息不對稱,促進信貸資源向民間投資合理配置;
2、發改委將全面梳理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完全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項目等3張項目清單;
3、發改委目前正在抓緊梳理擬推送給銀行的民間投資項目清單,引導銀行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貸款支持力度;
4、設立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引導和調動各地促進民間投資的工作積極性;
5、近期民營企業發行基礎設施REITs的熱情明顯提升、申報的項目數量明顯增多。
詳解民間投資低位運行
“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長確實承受較大壓力”,韓志峰認為,要辯證看待當前民間投資形勢。一方面,當前民間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一些領域民間投資顯現了不少亮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除房地產開發以外的民間投資同比增長9.4%,增速比全部投資高5.6個百分點;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8.4%,比制造業整體投資高出2.4個百分點,特別是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民間投資比較活躍;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15.6%,比基礎設施整體投資高出8.4個百分點,呈現出較強的投資信心和投資動力。
但另一方面,民間投資仍面臨多方面的問題。
韓志峰分析,從投資信心看,受需求不足等問題影響,有的企業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從投資方向看,傳統行業的增長空間受限,而對新興行業,有的民營企業看不清、把不準發展趨勢,投資方向不明;從準入門檻看,有些民營企業參與投資意愿較強的項目,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門檻限制;從要素獲取看,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的民間投資項目還受到用地、用能等關鍵要素制約;從投資環境看,前一段時間,網絡上有一些對民營經濟、民營企業不夠友好的言論,影響了一些企業和地方的積極性;從工作方法看,有的地方在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時,還缺乏創新性思路、市場化辦法、改革性舉措,存在不會鼓勵、不善鼓勵等問題。
韓志峰表示,針對民間投資面臨的不敢投、不會投、不能投等問題,《通知》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
例如,針對投資方向不明問題,發改委將明確一批鼓勵民間投資參與的重點細分行業,全面梳理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項目清單,加大項目推介力度,鼓勵民間投資積極參與;針對要素獲取困難問題,將建立全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引導有關方面加大融資支持和要素保障;針對存在準入門檻問題,將搭建民間投資問題反映和解決渠道,努力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
引導銀行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貸款支持力度
“投資方向和投資領域拿不準”“不知道投什么好”“不清楚相關行業有哪些支持政策”“不明白能夠參與哪些具體的政府投資項目”……成為當前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投資時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羅國三介紹,《通知》在聚焦重點領域方面提出,發改委將明確一批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重點細分領域,發布相關的發展規劃、產業政策、投資管理要求等政策規定,幫助和引導民營企業更好進行投資決策。同時,全面梳理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完全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項目等3張項目清單,再通過召開項目推介會、搭建統一的推介平臺等形式,向民間資本推介上述項目,同時做好服務對接,加快項目落地實施。
同時,針對民營企業反映的融資難、土地等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羅國三表示,在資金保障上,發改委將向有關金融機構推薦項目庫中的項目,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決策,為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同時,發揮好已經建立的投貸聯動機制作用,與有關銀行加強對接,共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情況和資金支持信息,減少銀企信息不對稱,促進信貸資源向民間投資合理配置。
7月7日,發改委宣布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這7家銀行建立投貸聯動試點合作機制,助力促進民間投資和擴大有效投資。
這一機制依托已經運行的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與銀行信貸系統實現互聯共享。也即在投貸聯動試點合作機制中,發改委要通過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將民間投資項目、國家重大項目信息共享至銀行,引導銀行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同時,將投資主體、建設內容、審批事項等共享至銀行,為銀行加快審貸進度提供支撐。
羅國三透露,發改委目前正在抓緊梳理擬推送給銀行的民間投資項目清單,引導銀行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貸款支持力度。
此外,在營造良好環境方面,羅國三表示,針對民營企業反映的,希望進一步提高項目前期工作效率,有效暢通向有關部門、地方反映和解決問題的渠道,各地方應繼續采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等訴求,《通知》落實《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提出,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壓縮民間投資項目核準備案、規劃許可、施工許可流程,優化民間投資項目管理流程。
羅國三表示,發改委將搭建民間投資問題反映和解決渠道,更好傾聽民營企業呼聲;建立促進民間投資工作調度評估機制,壓實各地責任;設立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引導和調動各地促進民間投資的工作積極性。
民企發行REITs熱情明顯提升
此次《通知》再次強調,鼓勵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
韓志峰指出,發改委一直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行基礎設施REITs,但目前民營企業基礎設施REITs項目上市數量不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從客觀上看,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廣度和深度相對有限,基礎設施領域的民間投資項目整體上數量較少,占比較低。
從主觀上看,基礎設施REITs是一項創新的金融工具,剛開始推行時,部分民營企業還存在觀望心理,接受新事物有一個過程。
“可喜的是,近期民營企業發行基礎設施REITs的熱情明顯提升、申報的項目數量明顯增多”,韓志峰表示,他分析認為,這一變化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今年3月,發改委和證監會將發行基礎設施REITs的行業領域拓展到消費基礎設施,而民營企業持有運營的購物中心、百貨商場項目數量較多,這為他們更好參與基礎設施REITs奠定了較好基礎。
二是首批REITs項目上市已兩年多,民營企業對基礎設施REITs的認識程度有了提升。
三是發改委著力加大基礎設施REITs的前期輔導力度,幫助項目盡快具備申報條件。今年以來,發改委已先后組織召開16場開門辦公會,邀請證監會債券部、滬深證券交易所及有關專家參加,對71個項目進行了集體研討,其中包括19個民營企業項目,涉及購物中心、光伏風電、大數據中心等多種資產類型。
韓志峰表示,接下來,發改委將繼續鼓勵民營企業用好基礎設施REITs等創新工具,盤活自身現有的存量資產。同時,鼓勵民營企業優化發展模式,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在不增加負債率的基礎上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此外,發改委還將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盤活國有企業存量資產,并將基礎設施REITs作為投資退出渠道之一,努力形成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雙贏局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